[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石墨烯散热制品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92007.X | 申请日: | 2016-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2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庄清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迪蜂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H01L23/373;H01L21/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陈正兴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石墨 散热 制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合金石墨烯散热制品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的散热器采用铝合金制品进行吸收散热,目前的铝合金散热器厚度在8mm以上,太薄达不到散热的效果,这样在产品轻量化、微型化方面限制很大,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但是现在市场上的技术生产成本比较高,推广困难,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可大规模批量生产的产品及生产方法,成本比较低,达到散热产品的轻量化目标,厚度可以减到2%就可以推动电子产品的革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石墨烯散热制品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石墨烯散热制品,包括铝合金基板,所述铝合金基板的表面粘贴有麦拉薄膜,所述麦拉薄膜的表面涂布有石墨烯层。
一种铝合金石墨烯散热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研磨,将石墨烯原料添加到研磨设备内研磨成粉状,石墨烯粉的细度为200-300目;
第二步:搅拌,将石墨烯粉与黏合剂按重量1:2比例添加到搅拌装置内并搅拌成糊状,搅拌时间为10-20分钟;
第三步:涂布和定型,将第二步所得的糊状石墨烯均匀涂布在麦拉薄膜的表面,石墨烯的厚度为0.03-0.04mm,然后将涂布后的麦拉薄膜内置于烘干箱进行烘干,烘干箱温度为120-150°C,烘烤时间为20-30分钟,然后将麦拉薄膜取出并冷却至室温;
第四步:压合,将定型后的石墨烯麦拉薄膜的表面均匀涂抹胶水,然后将石墨烯麦拉薄膜压合在铝合金基板表面,然后加工成各类型产品应用的铝合金石墨烯散热制品。
优选的,所述黏合剂为按重量比糯米汁1-3份、蒜汁1-2份、脱味剂0.5-1份、催化剂0.2-0.4份混合反应制成的生物黏合剂。
优选的,所述脱味剂为活性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铝合金石墨烯散热制品采用铝合金与石墨烯相结合的结构,大大降低了散热器的厚度,为产品轻量化、微型化方面提供优化空间,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且使用石墨烯涂层的结构降低石墨烯的使用量,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麦拉薄膜、2石墨烯层、3铝合金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铝合金石墨烯散热制品,包括铝合金基板3,所述铝合金基板3的表面粘贴有麦拉薄膜2,所述麦拉薄膜2的表面涂布有石墨烯层1。
一种铝合金石墨烯散热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研磨,将石墨烯原料添加到研磨设备内研磨成粉状,石墨烯粉的细度为270目;
第二步:搅拌,将石墨烯粉与黏合剂按重量1:2比例添加到搅拌装置内并搅拌成糊状,搅拌时间为17分钟,所述黏合剂为按重量比糯米汁3份、蒜汁2份、脱味剂0.6份、催化剂0.25份混合反应制成的生物黏合剂,所述脱味剂为活性炭;
第三步:涂布和定型,将第二步所得的糊状石墨烯均匀涂布在麦拉薄膜的表面,石墨烯的厚度为0.03-0.04mm,然后将涂布后的麦拉薄膜内置于烘干箱进行烘干,烘干箱温度为140°C,烘烤时间为26分钟,然后将麦拉薄膜取出并冷却至室温;
第四步:压合,将定型后的石墨烯麦拉薄膜的表面均匀涂抹胶水,然后将石墨烯麦拉薄膜压合在铝合金基板表面,然后加工成各类型产品应用的铝合金石墨烯散热制品。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一种铝合金石墨烯散热制品,包括铝合金基板3,所述铝合金基板3的表面粘贴有麦拉薄膜2,所述麦拉薄膜2的表面涂布有石墨烯层1。
一种铝合金石墨烯散热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研磨,将石墨烯原料添加到研磨设备内研磨成粉状,石墨烯粉的细度为22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迪蜂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迪蜂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20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