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线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90906.6 | 申请日: | 2016-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8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祺;项恩新;钱国超;邹德旭;颜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装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飞线装置及方法,包括主绝缘杆、侧绝缘杆以及固定支座;所述主绝缘杆和所述侧绝缘杆均为包括多个伸缩节的绝缘杆;主绝缘杆的顶部固定设置顶叉;侧绝缘杆的一端端部与主绝缘杆可拆卸连接、另一端端部固定设置侧叉;主绝缘杆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支座活动连接。在实际使用时,将飞线装置放置在相应位置,并根据需要将侧绝缘杆安装在主绝缘杆相应位置,同时根据飞线距离及加压线安全间距调节主绝缘杆和侧绝缘杆长度,利用顶叉和侧叉固定收紧加压线,由于加压线之间以及加压线与电力设备之间保持安全距离、不易脱落,具有很高安全性;而且,技术人员无需攀爬高压电力设备,且该装置长度可调、可拆卸、方便布置,提高了飞线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飞线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在出厂、交接、运行中均需要开展试验检查,在试验检查时对电力设备进行高压飞线是保证试验正常进行的关键。
对于变压器、电抗器等大型的电力设备,由于其体积大、附件多、试验现场空间有限,高压飞线往往十分困难。例如在进行变压器感应耐压和局放试验时,加压线需要从处于地面上的高压试验装置引至变压器低压套管顶部接线板上,变压器可能高数米、宽数米,周围为带电设备,试验场地空间有限,而且加压线还需要绕开变压器上布置的高压套管、中压套管、低压套管、油枕、冷却器、油流管道等附件,因此高压飞线是费时、困难的工作。而且,在高压飞线时,加压线需要对地和其他带电部位有足够的安全距离,若距离不足将可能导致闪络、放电甚至短路,烧毁试验设备,影响试验的正常进行,因此在飞线时需要综合考虑布置。
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用绝缘胶带拉扯固定、拐弯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人工攀爬、伸够,绝缘胶带很容易发生脱落,引起安全事故,安全性低;而且在飞线过程中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因此对于这种高压电力设备,如何实现高效、安全的高压飞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飞线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高压飞线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飞线装置,所述飞线装置包括主绝缘杆、侧绝缘杆以及固定支座,其中:
所述主绝缘杆和所述侧绝缘杆均为包括多个伸缩节的绝缘杆;
所述主绝缘杆的顶部固定设置顶叉;
所述侧绝缘杆的一端端部与所述主绝缘杆可拆卸连接、另一端端部固定设置侧叉;
所述主绝缘杆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支座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叉和所述侧叉均包括第一叉头和第二叉头;所述第一叉头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叉齿,所述第二叉头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叉齿;所述第一叉齿和所述第二叉齿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叉齿和所述第二叉齿的长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叉头和所述第二叉头间距的1/2。
优选地,设置于主绝缘杆上的第一叉头和第二叉头均平行于所述主绝缘杆;设置于侧绝缘杆上的第一叉头和第二叉头均垂直于所述侧绝缘杆。
优选地,所述主绝缘杆的伸缩节上设置有沿所述伸缩节的周向和轴向均匀分布的多个螺孔,所述侧绝缘杆通过所述螺孔与所述主绝缘杆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座包括支架连接螺母、固定盘和多个支撑杆,其中:
所述支架连接螺母沿所述固定盘的中轴线设置、且与所述固定盘保持间距,所述固定支座通过所述支架连接螺母与所述主绝缘杆活动连接;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盘的外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螺母的外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0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故障指示型脱离器
- 下一篇:电涌保护器的检测分析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