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房屋建筑通风换气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9968.5 | 申请日: | 2016-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8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武能;陈海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武能;陈海瑞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1300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房屋建筑 通风 换气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房屋建筑领域,涉及到新建房屋的通风布局与旧房的改造方案,一种改善人居建筑房屋通风换气的新方法。配合自动监测换气系统,解决了现有房屋建筑室内通风换气存在的问题。
背景技术
目前的房屋建筑的通风换气,都是依靠门窗通风,实现平面换气,窗口下部高度一般设置在1米左右,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由于比重大于空气,会沉积在窗口以下,没有通道排出,造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在室内堆积,形成池塘效应。尤其是关闭了门窗时,二氧化碳气体的沉积的池塘效应就会加剧,对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就更为严重。
现代的房屋建筑,很多都安装了空调系统,需要关闭门窗,这时候,室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也会增高。人们长期处于低氧的环境中,就更容易造成亚健康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房屋建筑通风换气布局上的缺陷,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堆积,形成的池塘效应问题。
本发明的特征是:在屋内顶部接近楼板的位置,和接近地板的外墙上下,新建房屋可以预留、预埋通风管口,旧房屋装修改造可以打孔,设置通风管道,通到室外,房屋上下两个通风管口产生高低差,形成垂直对流效应,让比重较大的二氧化碳气体,从较低的通风口自然排放到室外,新鲜空气从顶部的通风口进入进行室内,补充室内新鲜空气,使室内保持空气清新,实现了室内外空气垂直对流的自然换气,可以降低室内的二氧化碳含量,解决目前房屋建筑存在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室内沉积的池塘效应,是节能环保,没有碳排放的解决方案。
为了更加完善房屋建筑的换气效果,本发明增加了辅助换气系统,当室外发生沙尘暴、雾霾、PM2.5、等有毒有害气体超标时,辅助换气系统自动关闭与室外的自然对流换气,启动室内独立垂直循环系统,开启制氧补氧功能,补充室内空气中氧气和负氧离子含量,过滤、排出室内的不良烟尘,保障室内空气清新。
本方案解决了目前房屋建筑通风布局不合理,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堆积,形成池塘效应的缺陷,设计了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通道,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自然。通过加装辅助强制换气系统,监测识别,过滤沙尘暴、雾霾、PM2.5等有毒有害、污染物质,自动启动室内循环,补充室内的氧气和空气负离子,保障了室内空气清新安全,改善人类的亚健康状况。
本发明的实施方法,是在房屋接近地板的外墙的位置,新建筑可以预留、预埋通风管口,旧房屋装修改造可以打孔安装通风管口通到室外,形成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通道;在房屋顶部,接近楼板的外墙墙壁上,新建筑可以预留、预埋通风口,旧房屋装修改造可以打孔,安装通风口通到室外,形成补充新鲜空气的通道。房屋上下两个通风管口产生的高低差,形成了冷热对流和比重对流的效应,让烟尘等热空气自然上升,从上通风口排出室外,让二氧化碳等比空气比重重的气体,从下通风口排出室外,实现空气垂直对流的自然交换。
辅助通风系统的加装,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发明使用效果。当辅助自动换气系统,监测到室外空气有害气体增加,或者有沙尘暴、尘霾、PM2.5等不利于室内外自然通风换气的时候,就会自动关闭室外对流循环,启动换气系统的供氧设施,补充室内空中的气氧与负离子含量,在室内形成空气的垂直流动循环,使室内上下层空气质量指标保持均匀,对室内空气循环过滤,提供室内所需要的清新空气,营造出安全舒适的室内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武能;陈海瑞,未经陈武能;陈海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99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