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中药煎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9757.1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2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宋书斋;宋启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书斋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中药 煎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中药煎药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中医药学已有5000年的历史,中医原理博大精深,深为现代人推崇。现有技术的中 药提取制备,多是先使用砂锅进行煎煮提取,再经浓缩、烘干粉碎制咸各种散剂、片剂或胶 囊,但是传统砂锅材质脆性易碎,不能将容量做的足够大,大的砂锅不宜搬动,人力倒药液, 易造成烫伤,又因熬制时间和火力的不同,质量不稳定,不能满足大医院或制药厂对中药的 工厂化生产,制药厂由于没有大型砂锅用于中药生产,不得已使用不锈钢容器来加工中药, 不锈钢容器加工中药,存在的最大不足是由于金属离子的作用,加工成的中药药效大打折扣, 无法满足中成药市场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中药煎药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中药煎药装置,其包括砂锅、漏锅、 导流管、排泄孔、环形药沫收集槽、溢流孔、锅盖、电机、液位探测器、导液管、搅拌机构、 钢板外套、环形电磁加热器、盘形电磁加热器、控制柜、计算机,所述砂锅的外壁设置有钢 板外套;所述钢板外套外壁周边设置有环形电磁加热器,钢板外套底边设置有盘形电磁加热 器;所述环形电磁加热器和盘形电磁加热器镶嵌在绝热保温套之中;所述砂锅的上口设置有 向上开口的环形药沫收集槽;所述环形药沫收集槽的内侧槽壁上设置有药沫溢流孔,环形药 沫收集槽底部设置有药沫排泄孔;所述药沫排泄孔下方接有药沫导流管;所述环形药沫收集 槽内侧槽壁的下方设置有台阶,漏锅上口设置的环形翻边与台阶搭接;所述锅盖的顶部设置 有电机、液位探测器和导液管;所述液位探测器穿过锅盖与砂锅内腔相通,电机传动结构通 过连接件与设置在漏锅中的搅拌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液位探测器、环形电磁 加热器、盘形电磁加热器与控制柜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控制柜与计算机通过信号线连 接;所述导液管上部位于锅盖上,导液管下部位于砂锅底部,导液管的另一端与负压药罐连 接,负压药罐连接有负压泵;导液管与负压药罐连通的管路上安装有电磁阀和流量计,监控 水和药液的加入量和导出量;导液管口位于锅盖上便于砂锅的清洗,使砂锅无死角,便于卫 生的清理。
所述搅拌机构上固定有筛盘;可使漂浮在上部的中药压入筛盘下面漏锅中的水里。
所述砂锅、漏锅均为陶瓷材料,搅拌机构、筛盘、导液管与药液接触部分均为陶瓷材料; 搅拌机构、筛盘、导液管均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可拆卸、清洗;漏锅翻边处设有把手,便 于拿出;砂锅的外壁设置有钢板外套,增加砂锅强度,不宜破碎;砂锅制作按需要,可大可 小。
所述漏锅的锅体及底部均有通透的通孔,上部翻边处有一个大的通孔可通过导液管;可 使熬煮的药液在砂锅内循环流动;大粒径的中药被拦在漏锅内;熬煮完毕的药液可通过导液 管抽出。
所述电机内含有减速机,通过连接件与锅内搅拌机构连接;接通电源时,减速机可带动 搅拌机构转动。
所述控制柜内含有GPS/GPRS传输模块,通过信号线与液位探测器连接。
所述控制柜内含智能可编程PLC控制器和触摸屏;控制柜上有按钮,可完成数据设定和 报警指示。
所述电机、液位探测器固定在电机机壳内。
所述环形电磁加热器、盘形电磁加热器、电机、负压泵和电磁阀均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 电机和液位探测器通过导线与计算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书斋,未经宋书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97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式汽车水泵加工工装
- 下一篇:一种具有辅助支撑的长轴铣花键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