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重机钢丝绳绕绳装置及绕绳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89431.9 | 申请日: | 2016-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5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梁华卯;余国江;杨春生;邹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大件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D1/26 | 分类号: | B66D1/26;B66D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钢丝绳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起重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起重机钢 丝绳绕绳装置及绕绳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行业、房地产行业、 石化工业和造船工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我国起重机 等重型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有的起重机一般包括一个起升卷筒装 置、一个定滑轮组、一个动滑轮组、钢丝绳和固装在所述动滑轮组 下部的吊钩,绕制在起升卷筒上的钢丝绳向下依次绕过定滑轮组和 定滑轮组,最后将钢丝绳的绕制端固定在定滑轮组的架子上,通过 电机或液压马达带动起升卷筒旋转,进行钢丝绳的收起或下放动作, 进而实现起吊功能,但是目前的起重机普遍采用单起升卷筒方式进 行工作,由于单起升卷筒绕绳长度有限,导致应用时起升高度或下 降深度受到局限,且由于单起升卷筒绕绳长度有限,使得绕绳倍率 也受到了局限,影响到了起吊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钢丝绳绕绳装置及绕绳方 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起重机钢丝绳绕绳装置,包括:第一起升卷 筒装置、第二起升卷筒装置、定滑轮组、动滑轮组、钢丝绳和固装 在所述动滑轮组下部的吊钩,所述定滑轮组设置在两个起升卷筒下 部,所述动滑轮组设置在定滑轮组下部,所述钢丝绳依次经第一起 升卷筒装置、定滑轮组、动滑轮组、第二起升卷筒装置进行缠绕, 通过同步旋转第一起升卷筒装置和第二起升卷筒装置,以使动滑轮 组及吊钩进行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起升卷筒和第二起升卷筒同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滑轮组由多个并排垂直设置的定滑轮构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动滑轮组由多个并排垂直设置的动滑轮构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定滑轮组中的多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中的多个 定滑轮和动滑轮一一对应通过绕过的钢丝绳进行衔接。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起重机钢丝绳绕绳装置进行绕绳 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钢丝绳首端经备用卷筒向外依次引向定滑轮组、动滑轮 组,所述钢丝绳在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之间向靠近于第二起升 卷筒装置一侧进行上下绕行,然后钢丝绳从动滑轮组最外侧的动滑 轮绕至定滑轮组最外侧的定滑轮上;
S2.将缠绕在定滑轮组最外侧定滑轮上的钢丝绳首端上升缠绕 在第二起升卷筒装置上,所述钢丝绳的首端固定在第二起升卷筒装 置上并绕满所述第二起升卷筒装置;
S3.通过延伸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之间距离以使所述钢丝绳排 列在定动滑轮组和动滑轮组之间,直至备用卷筒上露出所述钢丝绳 的末端,然后将所述钢丝绳末端固定在第一起升卷筒装置上并绕满 所述第一起升卷筒。
进一步的,所述定滑轮组由奇数n个并排垂直设置的定滑轮构 成。
进一步的,所述动滑轮组由n-1个并排垂直设置的动滑轮构成 的。
进一步的,采用顺穿法时,所述步骤S1为:
将钢丝绳首端从靠近于第一起升卷筒装置下部的第一个定滑轮 后部引入,然后所述钢丝绳以顺时针方向依次在动滑轮与定滑轮之 间向靠近于第二起升卷筒装置一侧进行上下绕行,当钢丝绳绕至位 于中部定滑轮的前一个定滑轮时,所述钢丝绳经所述前一个定滑轮 后部引出至下部对应的动滑轮的前部,经动滑轮后部引向中部定滑 轮的前部,然后将钢丝绳经中部定滑轮后部以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动 滑轮与定滑轮之间向靠近于第二起升卷筒装置一侧进行上下绕行, 最后钢丝绳首端由最外侧的定滑轮引出。
进一步的,采用花穿法时,所述步骤S1为:
将钢丝绳首端从靠近于第一起升卷筒装置下部的第一个定滑轮 前部引入,然后所述钢丝绳以顺时针方向依次在动滑轮与定滑轮之 间向靠近于第二起升卷筒装置一侧进行上下绕行,当钢丝绳绕至位 于中部定滑轮时,所述钢丝绳经所述中部定滑轮前部引出至下部对 应的动滑轮的后部,将钢丝绳经动滑轮后部以顺时针方向依次在定 滑轮与动滑轮之间向靠近于第二起升卷筒装置一侧进行上下绕行, 最后钢丝绳首端由最外侧的定滑轮引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大件分公司,未经重庆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大件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94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