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轻松消除吸附力的方形双面吸盘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8678.9 | 申请日: | 201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8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建华 |
主分类号: | F16B47/00 | 分类号: | F16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200 福建省龙岩***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轻松 消除 吸附力 方形 双面 吸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面吸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轻松消除吸附力的方形双面吸 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面吸盘能够将带平面的小物件吸附在墙上,主要是吸盘在外力的作用下 被压缩张开、外力消失后复位的过程中形成的负压和空气中的大气压力形成一定的压力 差,将带平面的小物件牢牢地吸附在双面吸盘上,当需要将小物件从双面吸盘上取下来时 却非常困难,人们经常靠的是用手抓住小物件,生拉硬扯地将小物件从双面吸盘上拉扯下 来,不是将双面吸盘拉坏就是将小物件扯坏,造成经济损失。
现有的双面吸盘无法吸附大平面的玻璃等物体,主要是吸附大平面的玻璃等物体 时需要的吸盘数量多,吸盘的吸孔在吸附大平面的玻璃等物体的过程中形成的负压和空气 中的大气压力形成一定的压力差,吸盘数量越多,吸附力越大,现有的双面吸盘和大平面的 玻璃等物体根本无法分开。
现有的双面吸盘没有用于保护方形平面底座、易碎的国家级文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牢固地吸附带平面的小物 件、大平面的玻璃等物体和方形平面底座、易碎的国家级文物,又能轻松地消除吸附力、轻 松完好地取下被吸附住的带平面的小物件、大平面的玻璃等物体和方形平面底座、易碎的 国家级文物的能够轻松消除吸附力的方形双面吸盘,实现使用方便、减少经济损失、提高使 用功能和有效保护文物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左、右单向进/排气阀、硅胶吸盘和吸盘座构成的一种能 够轻松消除吸附力的方形双面吸盘,方形的吸盘座的下、上端面上分别设有均匀整齐排列 的、能够轻松消除吸附力的硅胶吸盘。
所述的硅胶吸盘的喇叭形的吸孔的孔底外部分别与吸盘座的下、上端面用万能胶 牢固胶黏在一起。
所述的吸盘座的下、上端面上的硅胶吸盘的吸孔的孔底通过垂直进/排气孔分别 与吸盘座的板厚内的下、上部水平方向设置的下、上层通气孔相通。
所述的吸盘座的板厚内的下、上层通气孔分别由1条横向通气孔和3~20条纵向通 气孔成“十”字相交组成,下、上层通气孔的横向通气孔和3~20条纵向通气孔的每个相交点 分别设有垂直进/排气孔,每条纵向通气孔分别设有3~19个均布的垂直进/排气孔。
所述的下、上层通气孔的横向通气孔分别设在吸盘座的前、后宽度中心的板厚内 的下、上部,下层通气孔的横向通气孔的左端末端设有左进/排气孔,左进/排气孔的左端设 有螺纹孔,上层通气孔的横向通气孔的右端末端设有右进/排气孔,右进/排气孔的右端设 有螺纹孔。
所述的左、右进/排气孔和螺纹孔内分别设有左、右单向进/排气阀,左单向进/排 气阀设在吸盘座的前、后宽度中心的板厚下部的左端,右单向进/排气阀设在吸盘座的前、 后宽度中心的板厚上部的右端。
所述的左进/排气孔的右端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内孔与下层通气孔的横向通气 孔相通。
所述的右进/排气孔的左端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内孔与上层通气孔的横向通气 孔相通。
所述的左、右单向进/排气阀分别由带透气孔螺钉、拉杆、压缩弹簧和不锈钢钢珠 构成。
所述的左单向进/排气阀的拉杆右端末端的螺杆穿过带透气孔螺钉的透气孔和压 缩弹簧的内孔后与不锈钢钢珠的左端用螺纹联接紧固在一起,拉杆的左端设有手柄。
所述的带透气孔螺钉的外螺纹旋紧在左进/排气孔左端的螺纹孔后,压缩弹簧和 不锈钢钢珠设在左进/排气孔内,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不锈钢钢珠的右球面顶紧在密 封圈的内孔左端,密封圈的右端面与左进/排气孔的右端孔底面压紧密封在一起,将下层通 气孔的横向通气孔与左进/排气孔密封隔开。
所述的右单向进/排气阀的拉杆左端末端的螺杆穿过带透气孔螺钉的透气孔和压 缩弹簧的内孔后与不锈钢钢珠的右端用螺纹联接紧固在一起,拉杆的右端设有手柄。
所述的带透气孔螺钉的外螺纹旋紧在右进/排气孔右端的螺纹孔后,压缩弹簧和 不锈钢钢珠设在右进/排气孔内,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不锈钢钢珠的左球面顶紧在密 封圈的内孔右端,密封圈的左端面与右进/排气孔的左端孔底面压紧密封在一起,将上层通 气孔的横向通气孔与右进/排气孔密封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建华,未经罗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86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