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控变色防雾玻璃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8493.8 | 申请日: | 201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1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邵珠彬;赵兴勇;秦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西溪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10 | 分类号: | B32B17/10;B32B27/30;B32B27/36;B32B27/08;B32B7/10;B32B33/00;C03C17/2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3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电控变色防雾玻璃,属于多功能变色和防雾玻璃。
背景技术
玻璃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以其具有高透明度而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某些场合或某些情况下,人们对玻璃的透光性能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如要求对玻璃的透光率可以进行人为调控,在南方潮湿的环境下使用需要防污等等;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平板玻璃基本上是透明或单一固定颜色,也不具有防雾功能,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能通过相应的配置来实现特殊的要求,如常见的贴膜改变透光性能或变色性能,但这些措施不仅增加了使用成本,而且其使用的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尤其是多功能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组成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多功能使用效果好的电控变色防雾玻璃。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电控变色防雾玻璃,它包括有第一层浮法玻璃和第二层浮法玻璃,所述两层浮法玻璃的各自内侧面上敷制有一层用以胶合作用的第一PVB胶片层和第二PVB胶片层,在所述第一PVB胶片层和第二PVB胶片层的内侧层又各涂制有第一导电膜层和第二导电膜层,并在两导电膜层之间夹置有可电控变色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层,另在所述第一层浮法玻璃和第二层浮法玻璃的至少一外侧面上设置有一层防雾剂涂层。
所述第一PVB胶片层和第二PVB胶片层的厚度分别为0.76~1.14mm;所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层的厚度为1.0~1.2mm,所述的防雾剂涂层采用烷基苯磺酸钠材料。
本发明属于对现有技术的一种改良,它具有结构组成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多功能使用效果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控变色防雾玻璃,它包括有第一层浮法玻璃1和第二层浮法玻璃2,所述两层浮法玻璃1、2的各自内侧面上敷制有一层用以胶合作用的第一PVB胶片层3和第二PVB胶片层4,在所述第一PVB胶片层3和第二PVB胶片层4的内侧层又各涂制有第一导电膜层5和第二导电膜层6,并在两导电膜层5、6之间夹置有可电控变色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层7,另在所述第一层浮法玻璃1和第二层浮法玻璃2的至少一外侧面上设置有一层防雾剂涂层8。
图中所示,本发明所述第一PVB胶片层3和第二PVB胶片层4的厚度分别为0.76~1.14mm;所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层7的厚度为1.0~1.2mm,所述的防雾剂涂层8采用烷基苯磺酸钠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西溪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西溪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84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色彩透气性天鹅绒面料
- 下一篇:一种格子导湿透气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