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净化通风窗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8419.6 | 申请日: | 201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5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蕾;王汝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24;F24F13/28;F24F13/30;A61L9/22;E06B7/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郝伟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通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空气净化通风窗。
背景技术
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雾霾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雾霾问题甚是严重,于是对于广大居民来说开窗通风似乎成了一种奢望,尤其是一连数天的雾霾天气,使得很多家庭门窗紧闭,房间数天得不到通风,室内空气质量令人很是担心,淤积数日的室内空气很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很大威胁。
另一方面,空调对于现代家庭来说已经比较普及,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夏天制冷还是冬天采暖,只要是室内空调在运行,我们都会紧闭窗户,从而减少空调的冷热负荷。而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每人每小时所需的新风量为30m3(h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净化空气通风窗,能够对室内通风、换气、过滤,不开启窗户也能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净化通风窗,包括筒形窗体,筒形窗体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内百叶窗罩和外百叶窗罩,在内外两百叶窗罩之间设有重力热管换热器,重力热管换热器的中间设有隔板,该隔板把筒形窗体分成上风道和下风道,在上风道和/或下风道中的外百叶窗罩和重力热管换热器之间设有高效空气过滤层,上风道中设有第一风机,下风道中设有第二风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当在下风道中外百叶窗罩和重力热管换热器之间设有高效空气过滤层时,第一风机为排风风机,第二风机为进风风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当在上风道中外百叶窗罩和重力热管换热器之间设有高效空气过滤层时,第一风机为进风风机,第二风机为排风风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风道中第一风机设置在外百叶窗罩的内侧,下风道中第二风机设置在内百叶窗罩的内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高效空气过滤层自外至内顺次包括AV990灭菌层、高效催化活性炭层、HEPA高效过滤层、甲醛高效分解层及负离子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重力热管换热器包括隔板和若干均匀且垂直固定在隔板上的重力热管,重力热管的上半部分为冷凝端,下半部分为蒸发端,重力热管的外周均匀设有若干与其垂直的翅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筒形窗体的内壁设有消声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消声层为超微孔板材,与筒形窗体内壁相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筒形窗体的结构为圆筒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太阳能集电供电系统,太阳能集电供电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控制器、蓄电池组、逆变器,其中,控制器与光伏组件连接,蓄电池组与控制器连接,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通过逆变器与控制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是利用现有的高效的过滤材料、高效的重力热管换热器,对空气中的颗粒物、悬浮物、异味、烟气、病毒细菌、辐射及挥发有机物进行高效去除,达到通风、节能、净化空气、抵制雾霾和细菌等污染物,使得用户在不开窗户的情况下,也能使室内通风换气,吸收到洁净无污染的空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高效空气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重力热管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重力热管换热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夏季通风过程原理图;
图中:1、筒形窗体;2、负离子层;3、甲醛高效分解层;4、第一风机;5、外百叶窗罩;6、隔板;7、AV990灭菌层;8、高效催化活性炭层;9、HEPA高效过滤层;10、消声层;11、第二风机;12、内百叶窗罩;13、重力热管换热器;14、重力热管;15、翅片;16、控制器;17、蓄电池组;18、逆变器;19、空气净化通风窗;20、光伏组件;21、高效空气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般的通风设备不节能、不环保、不智能又不能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现在市面上不存在能在既保证新风质量又不增加空调冷热负荷的通风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未经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84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W2智能脱扣器底座测试装置
- 下一篇: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