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子印迹技术测定氨基甲酸乙酯的电化学传感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88102.2 申请日: 2016-02-16
公开(公告)号: CN105699468A 公开(公告)日: 2016-06-22
发明(设计)人: 宋启军;李曼丽;许春华;赵媛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7/48 分类号: G01N27/4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4122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分子 印迹 技术 测定 氨基 甲酸 电化学传感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子印迹技术测定氨基甲酸乙酯(EthylCarbamate,EC)的 电化学传感器,属于电化学、食品安全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氨基甲酸乙酯(EthylCarbamate,EC)是发酵食品和酒类饮料在发酵过程中产生 的一种天然的、有毒的2A类致癌物质,会引起人体的肺部、淋巴、肝脏、皮肤等部位的癌变, EC的致癌性及致畸性的研究报道在1946年已有报道,欧盟把EC归为食品及一些饮料中的有 害物质,因为它的存在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随后其他各国都已经把EC含量的高低 列为衡量发酵食品及酒类饮品质量的一个标准。

目前,测定EC的主要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1]、高效液相-荧光法[2],尽管使 用上述方式可以较灵敏的测出EC的含量,但是样品的前处理比较复杂,容易引起测定误差; 且测定的成本较高。因此,快速、灵敏、低成本的测定EC的含量成为了当务之急。

分子识别(molecularrecognition)在生物体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物体 中,酶与受体、抗体与抗原,都具有特异性的识别功能,且都是一一对应的。正是这种特异的 功能,使得生物体有条不紊的运行着。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ImprintingTechnology, MIT)就是起源于生物体,自1930s被Bernil等初步发现在生物体内抗原与抗体的识别作用 以来[3],分子印迹技术就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1970s最早报道了分子印迹技术的使用,是 人工合成了一种具有特异识别功能的聚合物[4],这一研究的成功,使得MIT取得了历史性的 进步。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可以制备出特异性好、稳定性强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ingPolymers,MIPs),利用这种MIPs可以较灵敏的、特异的测定一些化合物。MIPs 具有很多优点,如:低成本、易合成、稳定性好、可重复使用等。

MIPs可以通过在模板分子的存在下,与功能单体、交联剂共聚反应来合成。模板分 子去除以后,会在MIPs中形成与模板分子的形状、大小、结构一致的印迹“空穴”,可以从一 些与模板分子结构相似的混合物中有选择的识别模板分子。因此,MIPs越来越引起人们的 重视,逐步被应用到很多的领域,特别是对于一些选择性的吸附实验中,如免疫分析[5~6]、 色谱分离[7]、化学传感器[8~10]等。但是目前还没有报道用于检测EC含量的分子印迹电化学 传感器。

本发明通过制备一种基于分子印迹技术测定氨基甲酸乙酯(EC)的电化学传感器 来定量测定EC的含量。使用此传感器具有快速、灵敏、低成本等优点,为测定EC含量提供了 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IanC.C.Nóbregaa,GiulianoE.Pereira,MarileideSilva.Improved samplepreparationforGC–MS–SIManalysisofethylcarbamatein wine.AnalyticalMethods,2015,177:23-28.

[2]JianZhang,GuoxinLiu,YingZhang.SimultaneousDeterminationof EthylCarbamateandUreainAlcoholicBeveragesbyHigh-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CoupledwithFluorescenceDetection.2014,13(62):2797-2802.

[3]雷启福.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识别特征的应用研究[M].2005.

[4]WulfG,SarhanA.Useofpolymerswithenzyme-analogousstructures fortheresolutionofracemates[J].AngewChemIntEdEngl,1972,11(4):341-34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8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