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用自动空调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7888.6 | 申请日: | 201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7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应忠良;纪晓泳;赵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驱(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自动 空调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自动空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与传统内燃机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普遍使用了动力电池作为动力源,车载空调压缩机不再由发动机带动,而是由电机进行驱动。为了尽量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必须尽量减少车载空调的用电量,提高空调系统的整体效率。目前已有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控制技术一般是沿用传统车空调控制方案,收到制冷命令后,压缩机的驱动电机启动,稳定在指定的转速,实现制冷,空调系统的风门则是单独手动或自动控制。现有的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控制技术存在如下缺点:
1、压缩机转速由压缩机驱动器控制,空调系统的风门开度由空调控制器控制,无法实现电能消耗最优化控制,影响整车续航里程;
2、压缩机定速制冷,比如环境温度高于25℃,压缩机启动,低于22℃,压缩机停止,这种无变频控制能耗高,压缩机频繁启停,寿命缩短,乘客体验差。
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的电动汽车空调控制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自动空调控制系统。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动汽车用自动空调控制系统,包括空调控制器、压缩机、冷凝器、干燥储液器、膨胀阀、蒸发器、鼓风机、风门以及风门电机驱动器,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干燥储液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依次通过管路串接构成循环闭合环路,所述空调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缩机和风门电机驱动器连接,所述风门电机驱动器驱动所述风门动作,所述鼓风机安装在所述蒸发器上并将冷风引向所述风门送入汽车驾驶室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内且与所述空调控制器连接的用于实时采集汽车驾驶室内的实际温度的车内温度传感器;
一安装在所述蒸发器的入口处且与所述空调控制器连接的用于实时采集车外环境温度的车外温度传感器;
一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内且与所述空调控制器连接的用于对车内温度进行设定的车内温度设定单元;以及
一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内且与所述空调控制器连接的用于调节风门开度的风门开度设定单元;
当所述空调控制器接收到制冷指令后,进入制冷控制模式,并以一定时间间隔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空调控制器分别通过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车外温度传感器以及车内温度设定单元采集当前的车内实际温度、车外环境温度以及车内设定温度,并通过所述风门开度设定单元记录乘客当前设定的风门开度,计算车内实际温度与车内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T;
当△T﹥A℃时,所述空调控制器调整所述压缩机的转速为最高转速,并通过所述风门电机驱动器关闭所述风门与车外环境连通的通道;
当B℃≤△T≤A℃时,所述空调控制器通过PI控制调整所述压缩机的转速逐渐下降至额定转速,并通过所述风门电机驱动器调整所述风门的开度呈线性逐渐恢复为乘客最终设定的状态;
当△T﹤B℃时,所述空调控制器调整所述压缩机的转速为满足当前车内设定温度所需要的最低转速,所述风门的开度处于乘客最终设定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5~8,所述B的取值范围为1~2。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时间间隔为1~2秒。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汽车用自动空调控制系统还包括一安装在所述冷凝器上的用于对所述冷凝器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通过一风扇继电器与所述空调控制器连接。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自动空调控制系统实现对压缩机变频控制,汽车驾驶室的温度平稳变化,提高乘客体验舒适度,节约能源,增加续航里程;
2、风门一体化控制,快速制冷,节约能源;
3、避免压缩机的反复重启,提高空调系统可靠性和压缩机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驱(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创驱(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78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