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入式超声流量计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7420.7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7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成 |
主分类号: | G01F1/66 | 分类号: | G01F1/66;B05B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入 超声 流量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量的计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入式超声流量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流量计或热能表多采用叶轮式流量传感器,存在结构复杂、使用寿命短等缺陷,一旦使用时间较长,则测量精度会逐渐降低,并且由于流体存在含有杂质的情况,常常会受到堵塞等严重影响,给使用这带来损失。因此,超声流量计由于没有机械活动部件,且能保证计量精度的前提下取代传统流量计或热能表。
现有技术中,如图1和图2所示,待现场开孔后,两超声流量计A1的传感器安装于管道B1上,现场进行零点调试和流量标定,但是由于管道内水压过大且水流速度快,将会导致零点调试和流量标定比较困难,且使得后期检修和维护不便利。
此外,现有的超声流量计的流量反射机构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外表面容易结垢,影响流量传感精度。
此外,现有的超声流量计均没有对管道中液体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插入式超声流量计,对流量反射机构的表面进行冲洗,且具有液体温度检测,安装简单可靠,不需现场进行零点调试和流量标定,且后期检修和维护都很便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入式超声流量计,其与管道相配合,包括流量反射机构、定位螺杆、球阀、压力传感器组件、表头组件、连接杆和表头连接组件;其中,
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通过所述定位螺杆与所述流量反射机构相固定,中间部位的外壁上套接有所述球阀,上端通过所述表头连接组件与所述表头组件相固定;
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设置于所述球阀和所述表头组件之间,其一端通过导管与所述表头组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球阀上的连接管相连;
所述流量反射机构可设置于所述管道内,包括固定座、两个超声波传感器和两个超声波反射体;其中,所述固定座为中空管状,其外壁与所述连接杆下端相固定,内壁上端固定有所述两个超声波传感器,内壁下端固定有所述两个超声波反射体;所述两个超声波传感器与所述两个超声波反射体位于同一直角四边形内,且所述两个超声波反射体相对的端面上均开设有用于反射超声波的斜面;
所述的管道上相对于流量反射机构(1)的固定座(11)的下方位置设置有与管道内腔相通的冲洗喷头,该冲洗喷头包括有喷头本体,所述的喷头本体内设置有:第一圆筒状内腔、位于第一圆筒状内腔的轴向内端并与第一圆筒状内腔相通的旋转输出腔、位于旋转输出腔的轴向外端并与旋转输出腔相通的喷头喉腔、以及位于喷头喉腔的轴向外端并与喷头喉腔相通的伞状水幕成型腔,所述的第一圆筒状内腔的外端面为进液口,伞状水幕成型腔的外端为水幕出口,所述的第一圆筒状内腔中固定设置有旋转动量导流罩,该旋转动量导流罩包括有锥台状的环形锥面板、以及横向居中密封固定于环形锥面板外端部的居中挡板,所述的环形锥面板的内端呈圆周密封固定于第一圆筒状内腔的内端内壁上,该环形锥面板和居中挡板共同将第一圆筒状内腔分隔成进液腔和旋转稳定腔,旋转稳定腔的外端与旋转输出腔相连通,旋转稳定腔的底端由居中挡板密封,所述的环形锥面板的外端上开设有以连通进液腔和旋转稳定腔的一对旋转动量孔,该一对旋转动量孔左右分布在环形锥面板上并以第一圆筒状内腔的中心线为轴呈中心对称配合,且该两个旋转动量孔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并与第一圆筒状内腔的中心线相垂直,该环形锥面板相对于旋转动量孔所在高度位置的横截面的圆心不在旋转动量孔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
所述的管道内壁上相对于流量反射机构(1)的边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该温度传感器的外端连接有用于温度信号输出的温度输出导线(161)。
本设置的冲洗喷头,液体在一定的压力下从进液口进入进液腔,在旋转动量导流罩的居中档板的阻挡和环形锥面板外壁的分隔作用下,使得进液腔中的液体具有较高的压力,另外由于该环形锥面板上开设有以连通进液腔和旋转稳定腔的一对旋转动量孔,且相对于旋转动量孔所在高度位置的横截面的圆心不在旋转动量孔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从而使液体通过两个旋转动量孔进入到旋转稳定腔的底端时呈旋转方式,再通过旋转稳定腔锥体扩大设计,使该旋转稳定腔中的液流的形态为沿着其旋转稳定腔的内壁,中空螺旋式盘绕上升、外径逐渐加大,不断积累动量和提高稳定性,到达旋转稳定腔的外端,并转动进入到旋转输出腔中,在旋转输出腔中液流的螺旋转动形态得到进一步稳定,然后从喷头喉腔呈旋转、中空并紧靠内壁挤出喷射,进而沿着伞状水幕成型腔的内壁导流形成稳定的伞状水幕。该伞状水幕能非常好地对流量反射机构(1)的外表面进行冲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成,未经贺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74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