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马达输出轴上的动力增力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7291.1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3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福疆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马达 输出 动力 增力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力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马达输出轴上的动力增力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马达输出轴的动力传递方面,没有对输出的动力进行增力的装置,在这一领域还是空白。本发明分为单片增力器和多片增力器两种,对于增力80%-100%的单片组来说,通用的动力机械动力输出轴短,还要加长8cm-10cm,所以单片增力器只适用专门定制的马达输出轴,这在实际应用上存在一定的不方便之处,要想大规模投入使用还存在困难。并且功力小的增力器薄,功力大的增力器厚。而组合增力器即多片增力器就不存在把轴加长的问题,其外形类似电动机,一端是输入皮带轮或其他轮盘,另一端是输出轮盘,由马达带动增力器输入轮盘,再由增力器输出轮盘与变速箱或加工设备连接,该装置能够在马达的原有功力基础上,可将功力或者马力成倍增加,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将功力或者马力成倍增加的用于马达输出轴上的动力增力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用于马达输出轴上的动力增力器,包括:
固定在所述马达输出轴上的力源轮,所述力源轮为轮盘状结构,中央位置为带有键槽的轴孔,所述力源轮通过键销与所述键槽的卡接固定在所述马达输出轴上,所述轴孔的外侧沿径向方向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外侧沿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动力输出孔;
套接在所述马达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送片,所述动力传送片中央位置为轴孔,轴孔四周为容置凹槽,所述动力传送片远离所述轴孔的位置沿周向均匀设置有与所述力源轮的所述多个动力输出孔相匹配的多个动力输入孔,所述动力传送片的外径大于所述力源轮的外径;
多个连杆,所述多个连杆中的每一个连杆的结构呈Z字形,所述连杆两头是圆柱形插入端,还包括连接两头的插入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杆用于连接所述力源轮和所述动力传送片,所述连杆的一个插入端插接在所述力源轮的多个所述动力输出孔中的一个动力输出孔中,另一个插入端插接在所述动力传送片的多个动力输入孔中的一个动力输入孔中,所述力源轮的动力输出孔与轴心的连线与所述力源轮的动力输出孔与所述动力传送片的动力输入孔的连线的夹角范围介于45°-135°之间,优选是90°。
进一步,所述动力传送片背离所述力源轮的一侧靠近轴孔位置处,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动力输出孔。
进一步,所述动力传送片为多片,优选是六片,第二片动力传送片与第一片动力传送片通过多个连杆连接,所述多个连杆中的每个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片动力传送片的动力输出孔插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片动力传送片的动力输入孔插接,六片动力传送片依次串接在一起。
进一步,多个所述动力传送片中的最后一片动力传送片的背离所述力源轮的一侧设置有一体连接的用于连接皮带轮及其他设备的活接口。
进一步,所述多个连杆的数量与所述动力传送片上的动力输入孔的数量和动力输出孔的数量相一致,优选是八个。
进一步,在所述活接口上套设有输出端轴承。
进一步,在所述力源轮上套接有防尘端盖,所述防尘端盖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动力传送片的外缘。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马达输出轴上的动力增力器通过小半径的力源轮经连杆将力传送给比力源轮半径大的动力传送片,根据杠杆原理这可以增加动力,如此反复,每增加一片动力传送片,功力就相应地增加,因此马达动力输出轴输出的动力会成倍地增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力源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半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防尘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动力传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力源轮与动力传送片的组装图;
图9为图8的A-A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第一片动力传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A-A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中间片动力传送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福疆,未经张福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7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梯形端面齿啮合套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