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霉菌毒素靶向作用的磁性-荧光功能纳米生物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86487.9 | 申请日: | 2016-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3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全;钱静;黄星奕;王坤;安克奇;华梦娟;刘倩;郝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1/88 | 分类号: | C09K11/88;B82Y40/00;H01F1/44;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霉菌 毒素 靶向 作用 磁性 荧光 功能 纳米 生物 复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材料学、光谱化学、纳米生物传感等领域,特指一种具有霉菌毒素靶向作用的磁性-荧光功能纳米生物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农产品在生长、收割、贮运及加工过程中都易滋生或接触到产毒霉菌,从而导致霉菌毒素(mycotoxins)进入食物链。摄入被霉菌毒素污染严重的农产品和由其加工的食品会产生多种急性中毒症状,如急性呕吐、出血症、多发性神经炎、雌激素亢进等,死亡率极高。需要指出的是,与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颜色会变深或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不同,被霉菌毒素污染的农产品,在外观及气味上往往没有明显异样,不易被察觉。同时,霉菌毒素是小分子物质,极耐热,毒性不因通常的加热而被破坏,因此可以通过每餐的进食在人体内不断累积而产生慢性中毒,直接促发胆管、食管、胃、肠、肺、肾、肝等脏器肿瘤的发生。研究发现,人类癌症的65%以上是因食物被污染引起的,而霉菌毒素正是推高这一比例的“始作俑者”,其中黄曲霉毒素是世界公认的三大强致癌物质之一,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因此,研制对霉菌毒素具有靶向识别作用的多功能探针,并探索其在复杂实际样品高灵敏靶向富集检测中的优势,在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监测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一类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单链核酸分子,具有与单克隆抗体相媲美的亲和力与特异性。与单克隆抗体相比,apt还具有以下优点:可在体外筛选,分子量较低,靶分子范围广,没有免疫源性和毒性,可通过化学合成制备、改造与标记,化学稳定性好,能可逆变性与复性,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加工精确性。近年来,一些典型的霉菌毒素,如郝曲霉毒素A(OTA),黄曲霉毒素B1(AFB1),黄曲霉毒素M1(AFM1),伏马毒素B1(FB1)已经成功筛选出了可以对其高特异识别的Aptamer。
量子点(QDs)又称半导体纳米晶,粒径一般在10nm以下,由于其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受激后可以发射荧光。同荧光染料相比,量子点的激发光谱宽且连续分布、发射光谱窄而对称,光化学稳定性强,是一类理想的荧光探针。更重要的是,单一种类的量子点就能够按照尺寸变化,产生一个发光波长不同的、颜色分明的标记物家族,已被应用于DNA、疾病标志物、肿瘤细胞等的多组分联合检测。当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生物样品的复杂性以及待测样品所涉及物质的多样性,量子点荧光探针在实际应用中还受到功能单一性的限制,无法满足目前生物传感体系多任务化的要求。因此,无论是纳米材料基础研究,还是食品安全监管、临床诊断、药物筛选等实际应用领域,都迫切需要将量子点的出色荧光性能与其他功能元素进行有效耦合,发展新型多功能纳米生物探针来打破束缚,拓展和深化纳米科技在适配体传感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通常多组分是实现多功能的有效途径,将具有各自功能的不同的单一组分通过某种方式集成在一起,新构建的多组分纳米结构不但可以表现出其各个组分的性质和功能,而且往往可以由于其性质相互作用而表现出单一组分材料所不具备的新功能。磁性-荧光多功能纳米探针在复杂生物样品中特定组分的快速识别、富集、分离及高灵敏检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
目前已报道的荧光-磁性多功能纳米材料,大多存在稳定性差、不易于修饰、生物相容性差等问题,并且很少用于构建多功能探针并实现食源性霉菌毒素靶向识别。本发明旨在发明一种稳定性好、容易修饰、生物相容性好的磁性-荧光-分子靶向多功能纳米生物复合物,为复杂食品样品中霉菌毒素的高灵敏靶向富集检测提供简便、快捷、可靠的侦检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已经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旨在发明一种稳定性好、容易修饰、生物相容性好的磁性-荧光-分子靶向多功能纳米生物复合物,为复杂食品样品中霉菌毒素的高灵敏靶向富集检测提供简便、快捷、可靠的侦检工具。解决现有多功能探针所存在的稳定性差、不易于修饰、生物相容性差、不具有霉菌毒素靶向识别作用等难题。
所采用的方案概括为:首先制备了SiO2包覆的Fe3O4磁性纳米球,提高Fe3O4纳米球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再在SiO2壳层表面吸附阳离子聚合物,将荷负电的的组装CdTe QDs组装在SiO2壳层表面制备磁性-荧光双功能纳米球;进一步,将氨基末端的霉菌毒素的aptamer在偶联剂的作用下连接在纳米球制备具有霉菌毒素靶向作用的磁性-荧光功能纳米生物复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具体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霉菌毒素靶向作用的磁性-荧光功能纳米生物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64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