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腈吡螨酯和吡螨胺的杀螨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6469.0 | 申请日: | 201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6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强;张仙;马强;冯建雄;张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56 | 分类号: | A01N43/56;A01P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40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腈吡螨酯 吡螨胺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螨组合物,由第一活性成分腈吡螨酯,第二活性成分吡螨胺以 及助剂组成,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螨类俗称红蜘蛛,是蛛形纲害虫。害螨是危害多种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常聚集 在叶片背面,成虫、若虫用口器刺入叶内吸吮汁液,使植物叶绿素受损,影响光合作用。受害 叶片常出现灰白色小点或白色斑块,有的造成被害部位细胞增生,使叶片上突起瘿状或瘿 球状,或叶片卷曲、皱缩,有时整个叶片枯焦,严重时叶片枯死脱落,甚至因叶片落光造成植 株死亡。另外,许多害螨还传播植物病毒病害和真菌病害。农业害螨是农业生产的障碍之 一,由于螨类发生量大、繁殖周期短,抗性上升快,给防治带来困难。
腈吡螨酯,英文通用名:cyenopyrafen,化学名称为:(E)-2-(4-叔-丁基苯基)-2- 氰基-1-(1,2,3-三甲基吡唑-5-基)烯基2,2-二甲基丙酸酯。腈吡螨酯是2009年由日产化学 公司研制的新型吡唑类触杀型杀螨剂,具速效性和持效性。作用机理为通过代谢成羟基形 式活化,产生活性,这种羟基形式在呼吸传递链上通过扰乱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达到 抑制线粒体的效能,在叔丁酯水解后对线粒体蛋白复合体Ⅱ表现出优秀的抑制作用,阻碍 电子传递、破坏氧化磷酸化过程。能有效防治苹果树、柑橘树、蔬菜、茶树和棉花等作物上的 各种害螨,与现有的杀虫杀螨剂无交互抗性。该化合物已在日本和韩国获得登记。
吡螨胺,英文通用名tebufenpyra,化学名称为:N-(4-叔丁基苄基)-1-甲基-3-乙 基-4-氯-5-吡唑甲酰胺。日本三菱株式会社于1987年发现的具有吡唑羧酸胺结构的新型杀 螨剂,对各种螨类和螨的发育全期均有速效和高效作用,持效期可达40天以上。它是一种昆 虫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在位点Ⅰ处抑制电子传递。毒性低、以触杀作用为主,无 内吸性,但具有优异的越层渗透活性。对各种螨类及半翅目、同翅目害虫高效,主要用于果 树、棉花、蔬菜和观赏植物等。
腈吡螨酯虽然目前与现有的杀虫杀螨剂无交互抗性,但长期使用害虫害螨势必会 对其产生抗药性;吡螨胺也存在很大的抗性风险。申请人经试验发现,将作用机理不同的腈 吡螨酯与吡螨胺复配,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使用复配方案,对螨类具有明显增效作 用,显著提高了防治效果;2、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降低防治成本;3、克服长期单一使用 容易产生抗性的缺点,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增效作用显著、杀螨效果好、用药成本低、 对作物安全的含有腈吡螨酯和吡螨胺的杀螨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有腈吡螨酯和吡螨胺的杀螨组合物剂型。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在防治螨类害虫上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一种含有腈吡螨酯和吡螨胺的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1)第一活性成分:腈吡螨酯;
(2)第二活性成分:吡螨胺;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60~60:1,优选为1:30~30:1,最佳比例 为3:4~6:1。
本发明一种含有腈吡螨酯和吡螨胺的杀螨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 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是悬浮剂、悬乳剂、微乳剂、水乳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湿性 粉剂、水分散粒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64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