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既有轨道工程机械远程诊断系统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6304.3 | 申请日: | 201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9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平松;徐其瑞;杨国涛;卓海军;李懿;张雷;李超;成峰;白小兰;谭海波;陈荣;余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5 | 代理人: | 张继纲 |
地址: | 41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既有 轨道 工程机械 远程 诊断 系统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既有轨道工程机械远程诊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根据所述轨道工程机械的远程诊断功能罗列出包括需采集的模拟量与数字量信号,并进行分类整理;
S101:根据所述模拟量与数字量信号的分类,对所述模拟量与数字量信号的采集处理方式进行分析,确定程控信号由程控主机板采集处理,前端模拟量由前端模拟量采集板采集处理,多路监测模拟量由多路模拟量采集板采集处理,轨道几何参数数据由轨道几何参数计算机主机板输出,行车监控模拟信号由行车监控模拟量采集模块采集处理,行车监控数字信号由行车监控数字量采集模块采集处理;
S102:在前端模拟量采集板、多路模拟量采集板、程控主机板,以及轨道几何参数计算机主机板的基础上,增加信号采集、转换和现场总线通信电路;
S103:确定行车监控数字信号的个数,并增加相应的行车监控数字量采集模块;
S104:确定行车监控模拟信号的个数,并增加相应的行车监控模拟量采集模块;
S105:根据车载监控、无线传输、第三方设备数据交互的需求,增加车载主机、交换机和无线模块;
S106:进行车载监控显示界面的规划,并确定车载监控显示界面的类型和数量;
S107:根据所述轨道工程机械的远程诊断功能,完成远程诊断逻辑算法流程图的设计;
S108:编写所述行车监控模拟量采集模块、行车监控数字量采集模块、前端模拟量采集板、多路模拟量采集板、程控主机板,以及轨道几何参数计算机主机板的应用程序,实现所述轨道工程机械车载工作状态数据的采集与传输;
S109:编写所述车载主机的应用程序,以完成所述车载工作状态数据的接收、处理、显示、存储及无线传输,并实现对所述行车监控模拟量采集模块、行车监控数字量采集模块、前端模拟量采集板、多路模拟量采集板、程控主机板,以及轨道几何参数计算机主机板的控制和诊断操作;
S110:根据远程诊断逻辑算法流程图编写远程诊断程序,并完成所述既有轨道工程机械远程诊断系统的功能调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轨道工程机械远程诊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主机通过所述交换机分别与所述第三方设备、无线模块进行数据交互,所述车载主机与所述交换机,以及所述交换机与所述无线模块、第三方设备之间均采用以太网进行互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既有轨道工程机械远程诊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主机通过所述前端模拟量采集板、多路模拟量采集板、程控主机板获取所述轨道工程机械的作业状态数据;所述车载主机通过所述行车监控数字量采集模块、行车监控模拟量采集模块获取所述轨道工程机械的行车安全监控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既有轨道工程机械远程诊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需采集的模拟量与数字量信号的分类包括行车监控数字量、行车监控模拟量、程控信号、前端模拟量、多路监测模拟量和轨道几何参数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既有轨道工程机械远程诊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主机与所述行车监控数字量采集模块、行车监控模拟量采集模块之间通过包括CAN总线、FF总线、Lonworks总线、Device Net总线、PROFIBUS总线、HART总线、CC-Link总线、WorldFIP总线、INTERBUS总线在内的任一种现场总线进行互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既有轨道工程机械远程诊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3中的行车监控数字信号为35个,其中包括33个DC24V高低电平信号,2个12V脉冲信号,新增行车监控数字量采集模块1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既有轨道工程机械远程诊断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4中的行车监控模拟信号为7个,以完成行车监控电阻型传感器信号与蓄电池电压信号的采集,新增行车监控模拟量采集模块1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未经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63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