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净化与吸附的复合硅藻泥粉末涂料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5840.1 | 申请日: | 2016-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3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顾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水永 |
主分类号: | C04B38/08 | 分类号: | C04B38/08;C04B26/04;C04B1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 11469 | 代理人: | 赵文成 |
地址: | 31000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 吸附 复合 硅藻 粉末涂料 及其 制备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净化与吸附的复合硅藻泥粉末涂料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硅藻泥的主要原材料是硅藻土。硅藻土质地轻柔,富含多种有益矿物质,它的粒子表面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孔直径约0.1-0.2微米),规则、整齐地排列成圆形和针形,孔隙率高达90%,比表面积高达65㎡/g。这种独特的分子筛结构决定了其具有极强的物理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性能。所以使用硅藻泥作为建筑墙面材料,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湿度、释放负氧离子、防火阻燃、墙面自洁、杀菌除臭等功能,受到人们青睐。
目前国内硅藻泥市场已日渐成熟,在装饰装修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硅藻泥涂料中通常使用各种各样的填料来实现多种功能,但是原料和配比选择不够合理,使得现有的硅藻泥涂料一般质感粗糙,而且大面积施工较困难,施工速度也难以提升,容易造成色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质感细腻,易于大面积施工,施工速度快,避免色差的净化与吸附的复合硅藻泥粉末涂料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净化与吸附的复合硅藻泥粉末涂料,由下述成分按重量比构成:
600-1000目硅藻土20-60重量份
325-500目海泡石粉10-50重量份
600-1000目白云石粉10-45重量份
400-600目沸石粉10-40重量份
800-1000目凹凸棒土粉2-20重量份
800-1000目尖晶石粉10-50重量份
纳米二氧化钛1-15重量份
负离子粉0.5-10重量份
甲基纤维素0.2-5重量份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1-20重量份
13X粉末状分子筛0.5-10重量份。
进一步地,所述涂料由下述成分按重量比构成:
硅藻土25-55重量份
海泡石粉15-40重量份
白云石粉18-35重量份
沸石粉12-30重量份
凹凸棒土粉5-16重量份
尖晶石粉20-40重量份
纳米二氧化钛2-10重量份
负离子粉1-5重量份
甲基纤维素0.5-3重量份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2-18重量份
13X粉末状分子筛1-8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涂料由下述成分按重量比构成
硅藻土30-50重量份
海泡石粉20-35重量份
白云石粉20-30重量份
沸石粉16-25重量份
凹凸棒土粉8-12重量份
尖晶石粉25-35重量份
纳米二氧化钛5-8重量份
负离子粉2-4重量份
甲基纤维素1-2.5重量份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5-15重量份
13X粉末状分子筛2-6重量份。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5nm~20nm,纳米二氧化钛优选为金红石型。
优选地,所述负离子粉中,负离子发生量:10000ions1500目。
优选地,甲基纤维素粘度优选为100000mPa.s~200000mPa.s。
优选地,可再分散性乳胶粉优选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醋酸乙烯酯-乙烯-叔碳酸乙烯酯共聚物或醋酸乙烯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13X粉末状分子筛静态水吸附量≥23.5%,二氧化碳空气处理量NL/g≥18。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硅藻泥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与水混合充分搅拌至均匀。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硅藻泥粉末涂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喷涂或滚涂施工。
本发明涉及的净化与吸附的复合硅藻泥粉末涂料的主要材料性能如下:
硅藻土由硅藻的细胞壁沉积而成,质地软而轻,可轻易的磨成粉末,密度低、多孔隙、有粗糙感,有极强的吸水性,是热、声和电的不良导体,因此可作轻质、绝缘、隔音材料,又用作过滤物质、打磨物质、液体的吸附物。
海泡石是含水富镁硅酸盐粘土矿物,收缩率低,可塑性好,比表面大,吸附性强,溶于盐酸、质轻,同时还具有脱色、隔热、绝缘、抗腐蚀、抗辐射及热稳定等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水永,未经邵水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58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