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宝石蓝玻璃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5739.6 | 申请日: | 2016-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6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贻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贻亚 |
主分类号: | C03C4/02 | 分类号: | C03C4/02;C03C3/087;C03C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600 山东省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宝石蓝 玻璃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具体涉及一种宝石蓝玻璃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现酒类包装所使用的彩色玻璃酒瓶是在普通透明玻璃瓶的表面喷涂一层所需要颜色的油漆,喷涂前透明玻璃瓶要先进行清洗,烘干之后再进行喷涂,喷涂后再通过电炉经过180-200℃烘干制造出所需的产品,经喷涂所制得的产品优点是颜色多元化,喷涂过程中产出大量的废气、废渣和废水,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能耗。且喷涂层附着力差,表面强度低,磕碰容易掉漆,易出现磨痕和划痕,特别是经酒液侵泡或酒精挥发气体的侵蚀,喷涂层脱落更为严重。给喷涂瓶生产厂家、酒厂和消费者带来很大的损失和危害,不符合食品安全管理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颜色鲜艳,色泽纯真,着色稳定,清洁环保的宝石蓝玻璃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宝石蓝玻璃,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玻璃组分和着色剂组分,所述玻璃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70-80%SiO2,1-2%Al2O3,6-9%CaO,0.1-0.2%Fe2O3,1-2%MgO,0.15-0.25%SO3,13-18%R2O;所述着色剂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2-0.3%Fe2O3,0-0.2%CuO,0.005-0.02%CoO;所述玻璃组分采用以下原料:石英砂、纯碱、方解石、氢氧化铝、氟硅酸钠、硝酸钠、澄清剂。
在Na-Ca-Si玻璃中铁以两种离子状态存在,当以Fe3+状态存在时,玻璃呈黄绿色,以Fe2+状态存在时,玻璃呈蓝绿,玻璃的颜色取决于二者的平衡状态,Fe2+光吸收在1050nm,故对红外线有吸热作用,可提高玻璃的吸热性能。
钴在玻璃中一般以Co2+的形式存在,使玻璃呈现蓝色,且着色稳定,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铜和钴相似,通常使Na-Ca-Si玻璃呈现蓝绿色,铜在玻璃中一般以Cu+和Cu2+两种状态存在,Cu+不使玻璃着色,Cu2+使玻璃呈现蓝绿色,铜离子的着色不仅取决于Ca的含量,还取决于Cu+、Cu2+的平衡。
因此生产色泽鲜艳的宝石蓝玻璃,引入Fe2O3,CuO,CoO着色剂,经适当配合,加入玻璃配合料中,各种着色剂产生黄、绿、蓝颜色相互混合,可制得理想的宝石蓝颜色玻璃。
优选的,本发明的宝石蓝玻璃,所述玻璃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72.25%SiO2,1.98%Al2O3,7.89%CaO,0.15%Fe2O3,1.78%MgO,0.20%SO3,15.47%R2O;所述着色剂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3%Fe2O3,0%CuO,0.013%CoO。
本发明的宝石蓝玻璃,所述R2O为Na2O或K2O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的宝石蓝玻璃,各原料所占质量百分比为石英砂50-60%、纯碱15-20%、方解石13-17%、氢氧化铝5-7%、氟硅酸钠1-1.5%、硝酸钠2-2.5%、澄清剂1-1.5%。
本发明的宝石蓝玻璃,该玻璃的可见光透视率为50-60%,太阳光辐照透射率为50-60%,色差为0-2NBS。
本发明的宝石蓝玻璃的制备工艺,将玻璃组分的原料和着色剂组分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置于熔炉内,熔炉内温度控制在1550-1580℃,熔炉气氛为弱还原气氛,发生炉煤气中CO体积浓度大于28%,熔炉玻璃液经均化、澄清、冷却后进行成型得产品,退火,检验,包装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贻亚,未经李贻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57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