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大叶藻水虱病的环保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5434.5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8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慧;韩龙江;王泰森;孙蓓蓓;丁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N65/46 | 分类号: | A01N65/46;A01N37/02;A01N61/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大叶藻水虱病 环保 复方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大叶藻水虱病的环保复 方制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治疗大叶藻水虱病的环保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叶藻是我国北方海草的优势种,别名海带、海马蔺、海草、海带草,分 布广泛,也常被作为近海溢油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指示种和修复种。作为 生活在温带海域浅水中的单子叶植物,大叶藻一般分布于低潮带,具有发达的 根系和地下茎,能进行水媒传粉。具备快速移植,在较短时间内增加资源量的 特点。大叶藻床作为海草床的一种,具有特别高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因此可为 许多生物种类提供潜在的食物和多样的生境及繁育、隐蔽场所。对于沿岸生态 系统,大叶藻床在捕获沉积物、稳定底泥、防风固堤、净化水体、营养物质循 环、固碳(约占整个海洋生态系统每年固碳量的15%)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 作用,常被作为重金属污染和生态系统健康的生物指示种。成熟的大叶藻生态 系统种群密度很高,可达到300株/m2以上,湿重达到1917g/m2,地上部分干 重达到273g/m2,其叶片面积超过其占地面积10倍。由于大叶藻具有减缓水流 的特征,其叶片表面为多种微生物及其他小型生物提供生境,这为进一步分离 溢油降解菌并增殖特定的溢油降解菌株提供条件。
大叶藻水虱病始发于山东沿海养殖的大叶藻,其危害海带苗的方式是隐藏 在苗绳上蚕食大叶藻苗,该水虱终年生活在海中,为底栖游泳种类,喜栖阴暗 处,如筏架埂绳、大叶藻苗绳的缝隙中,浮漂下面,扇贝笼和采苗袋内,浅水 层较多,这与它喜食鲜嫩海藻幼苗有关,该水虱的适宜水温15-26℃(6-10月份); 水温10-15℃活力减弱,对大叶藻苗仍能造成危害;水温10℃以下,活力更弱, 对海带苗危害较轻,但在海区中数量仍很多;水温5℃以下基本不爬行,该水虱 不但危害暂养期幼苗,而且波及到已夹好的大叶藻苗绳上,造成大叶藻大幅度 减产。目前,治疗大叶藻水虱病尚无环保有效的方法,因此,开发出一种治疗 效果好,容易降解,而且对环境无污染的环保药物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市场 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大叶藻水虱病 的环保复方制剂,其原料组分均为环保材料,而且能快速有效地杀灭引起大叶 藻水虱病的水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大叶藻水虱病的环保复方制剂,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 百部37-45份、苦楝皮29-35份、绵马贯众28-35份、菖蒲28-35份、土荆皮 26-34份、大蒜27-33份、臭草27-33份、野薄荷26-32份、紫花地丁21-28份、 木蝴蝶21-27份、牡丹皮20-27份、红蓼18-25份、竹盐19-25份、白醋20-24 份、白头翁18-25份、黄柏17-23份、陈皮16-24份、淡竹叶16-22份、忍冬 花15-25份、半柱花15-23份、博落回15-21份、翻白草14-22份、板蓝根14-22 份、白术12-20份、东壁土12-20份、矮地茶9-17份、刺老鸦8-15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大叶藻水虱病的环保复方制剂,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 分组成:百部40份、苦楝皮32份、绵马贯众32份、菖蒲31份、土荆皮30份、 大蒜30份、臭草30份、野薄荷30份、紫花地丁24份、木蝴蝶24份、牡丹皮 24份、红蓼22份、竹盐22份、白醋22份、白头翁21份、黄柏21份、陈皮 20份、淡竹叶20份、忍冬花20份、半柱花18份、博落回18份、翻白草18份、 板蓝根18份、白术15份、东壁土15份、矮地茶12份、刺老鸦12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大叶藻水虱病的环保复方制剂,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各组 分组成:百部42份、苦楝皮33份、绵马贯众33份、菖蒲32份、土荆皮30份、 大蒜30份、臭草30份、野薄荷28份、紫花地丁25份、木蝴蝶25份、牡丹皮 23份、红蓼21份、竹盐20份、白醋22份、白头翁22份、黄柏20份、陈皮 20份、淡竹叶19份、忍冬花19份、半柱花20份、博落回18份、翻白草18份、 板蓝根18份、白术16份、东壁土16份、矮地茶14份、刺老鸦11份。
用法用量:每吨水倒入100-200ml的本发明的制剂,每日1-2次,连续使 用1-3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未经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54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