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气式燃煤转换燃气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5372.8 | 申请日: | 2016-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3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烁华 |
主分类号: | F24C3/12 | 分类号: | F24C3/12;F23B90/06;F23L7/00;C10J3/20;C10J3/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1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气 燃煤 转换 燃气 机组 | ||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燃煤转换为燃气的蒸气式燃煤转换燃气机组。
2.背景技术:
燃煤转换燃气机组应用于一部分不便接通城镇管通天然气的酒店、餐厅,燃煤转换燃气机组由煤转气锅炉和储气罐两大装置及连接管道组成,目前,燃煤转换燃气机组的煤转气锅炉一般为洒水式,其储气罐为自然循环式,此种燃煤转换燃气机组在运行中燃煤的湿度及其均衡度不易掌控,且存在安全隐患,其储气罐的脱硫、脱水及除渣效果不佳,鉴此,本发明设计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蒸气式燃煤转换燃气机组。
3.发明内容:
蒸气式燃煤转换燃气机组由煤转气锅炉和储气罐两大装置及连接管道组成,所述煤转气锅炉的圆筒形内胆与外筒之间为环状的夹层水腔,环状夹层水腔的上部设置蒸气出口、下部设置补水口,焊接于内胆中部的两块竖向钢板将其内腔的中上部分割成为燃烧室和返烟室两个半圆柱状的腔体,两块竖向钢板之间为竖向夹层水腔并与锅炉体的环状夹层水腔连通,其上部的烟气通孔使燃烧室和返烟室互通,燃烧室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前低后高的倾斜炉齿,其环状夹层水腔的前部设有位于炉齿上部加煤口、位于炉齿下部的掏灰口及蒸气管道的入口,所述蒸气管道的外部通口安装有鼓风机,其出口端通入燃烧室内腔的炉齿下部腔体;所述煤转气锅炉的下端与地面封闭,其加煤口及掏灰口上分别安装有封闭门,锅炉的上端以圆形盖板封闭,其返烟室内腔的底板与炉齿有同向的倾斜角度且略高于炉齿的高度,该底板前侧的竖向夹层水腔隔板上设有冷结水通孔;所述储气罐为漏斗形的倒锥体容器且以辅助支架与地面固定,其下半部的倒锥体下端口与防爆水箱的入口连通,其上半部的圆柱形腔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进气口与返烟室的出烟口以管道连通,其出气口通过联接管道与煤气灶联接,进气口及出气口所构成的气流方向与其中心连线设有一个水平面的夹角;所述储气罐的圆柱形腔体内腔设置有风扇,储气罐的进、出气口构成的气流作用于风扇叶片使风扇自动运转。
蒸气式燃煤转换燃气机组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煤转气锅炉点火并起火时在其燃烧室加入适量鸡蛋状的筛选煤核,其夹层水腔内的水蒸气与鼓风机吹入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管道进入燃烧室内并通过炉齿使煤核始终处于半燃烧状态而产生较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烟气,该烟气进入返烟室后通过联接管道进入储气罐再经联接管道到达煤气灶以供使用,在此过程中,汇入返烟室底板的冷结水通过竖向夹层水腔的下部通孔流入燃烧室的燃煤内,储气罐内的烟气受风扇的辅助作用完成脱硫、脱水及除渣并将分离物汇聚于防爆水箱,燃煤转换燃气机组内的烟气压力由安全阀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燃煤转换燃气机组的运行安全性可靠,煤转气锅炉在运行中的燃煤湿度均衡易控,储气罐的脱硫、脱水及除渣效果显著提高。
4.附图说明:
图1为蒸气式燃煤转换燃气机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01.煤转气锅炉,102.掏灰口,103.鼓风机,104.蒸气管道,105.加煤口,106.燃烧室,107.内胆,108.外筒,109.竖向钢板,110.竖向钢板,111.烟气通孔,112.安全阀,113.圆形盖板,114.底板,115.出烟口,116.补水箱,117.补水口,118.联接管道,119.储气罐,120.圆形盖板,121.安全阀,122.风扇,123.风扇轴,124.倒锥体,125.防爆水箱,126.辅助支架;201.环状夹层水腔,202.炉齿,203.竖向夹层水腔,204.返烟室,205.蒸气出口,206.进气口,207.圆柱形腔体,208.出气口,209.法兰,210.联接管道,211.阀门,212.压力表,213.支管,214.压力表,215.点火开关,216.煤气灶。
5.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有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烁华,未经陈烁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53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