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周期性极化晶体的飞秒脉冲功率放大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4898.4 | 申请日: | 2016-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0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郭佳豪;谭久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13 | 分类号: | H01S3/13;H01S3/098;H01S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双周 极化 晶体 脉冲 功率 放大 方法 装置 | ||
1.基于双周期性极化晶体的飞秒脉冲功率放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a、从远端发射过来的飞秒激光脉冲序列功率较弱,作为输入信号;本地飞秒激光器(3)发出的飞秒激光脉冲序列进入分光光路(4)后分为两束,其中一束功率较强作为输出信号,另一束功率较弱作为参考信号;
b、步骤a中的参考信号与输入信号汇合后进入平衡光电探测单元(1),先后通过两个周期性极化晶体(10、14),并相应产生两个波长减半的二次谐波信号,进而利用双色镜(12、16)实现原信号与二次谐波的分离;两个二次谐波信号分别由两个光电探测器(21、17)探测后转化为电信号,在减法器(19)中相减后作为反馈信号输出至整形电路(18);
c、步骤b中减法器(19)的输出信号作为反馈信号,经过整形电路(18)的滤波、放大和整形后,进入控制电路(20)对本地飞秒激光器(3)的脉冲重复频率进行反馈控制,使参考信号和输入信号的脉冲在时域上实时重叠并锁定。
2.一种基于双周期性极化晶体的飞秒脉冲功率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本地飞秒激光器(3)、平衡光电探测单元(1)、控制单元(2)和分光光路(4)组成;远端和本地飞秒激光器(3)发射的激光分别射入分光光路(4)的两个输入端;分光光路(4)的两个输出端分别指向远端和平衡光电探测单元(1)的输入端;平衡光电探测单元(1)的输出端连接到控制单元(2)的输入端;控制单元(2)的输出端连接到本地飞秒激光器(3);
所述分光光路(4)的结构是:远端发射过来的飞秒激光经过一号扩束准直器(5)、偏振片(6)和偏振分光镜(7)后进入一号光隔离器(8)的输入端;本地飞秒激光器(3)发出的激光经过分光镜(22)后分为两束,一束经过四分之一波片(23)和二号扩束准直器(24)后射向远端,另一束经过二号光隔离器(25)和偏振分光镜(7)后进入一号光隔离器(8)的输入端;
所述平衡光电探测单元(1)的结构是:一号光隔离器(8)输出的光信号经过一号透镜(9)、一号周期性极化晶体(10)和二号透镜(11)后射向一号双色镜(12);一号双色镜(12)的反射光射入一号光电探测器(21)的输入端,一号双色镜(12)的透射光经过三号透镜(13)、二号周期性极化晶体(14)和四号透镜(15)后射向二号双色镜(16);二号双色镜(16)的反射光射入二号光电探测器(17)的输入端,二号双色镜(16)的透射光直接射出系统;一号光电探测器(21)和二号光电探测器(17)的输出端连接至减法器(19)的输入端;减法器(19)的输出端连接至整形电路(18)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周期性极化晶体的飞秒脉冲功率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周期性极化晶体(10)和二号周期性极化晶体(14)采用的非线性光学材料为碘酸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48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形状测量装置和具有该形状测量装置的机器人装置
- 下一篇:用于门的开闭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