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5-戊二胺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4352.9 | 申请日: | 2016-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3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戴端芳;秦兵兵;杨晨;刘修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9/86 | 分类号: | C07C209/86;C07C209/84;C07C211/09 |
代理公司: | 11438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莹;于宝庆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戊二胺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含1,5‑戊二胺盐的溶液体系中提取1,5‑戊二胺的方法,向含1,5‑戊二胺盐的溶液体系中加入碱性物质以形成含有游离态1,5‑戊二胺的溶液体系,然后再将所得的含有游离态1,5‑戊二胺的溶液体系在桨叶干燥装置或耙式干燥装置中进行蒸馏/蒸发。本发明的提取方法可针对1,5‑戊二胺的各种盐类型,适用性更强,采用桨叶干燥装置或耙式干燥装置作为蒸发设备,通过优异的传热、搅拌功能,极大提高了戊二胺的最终收率,加入碱性物质后无需固液分离直接进行蒸发,简化了工艺步骤,可明显降低整个工艺流程原料成本和操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产品分离、纯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含1,5-戊二胺盐的溶液体系中提取1,5-戊二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戊二胺(即1,5-戊二胺、1,5-二氨基戊烷、尸胺)是一种重要的聚合物单体。从1,5-戊二胺出发,可以合成系列聚酰胺,如聚酰胺56、聚酰胺510等,或聚酯酰胺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电子电器、机械设备、汽车等领域。
1,5-戊二胺的生产和纯化专利,可以列举以下的报道:
在专利CN101981202A中,通过直接发酵生产1,5-戊二胺。发酵液在103℃下,回流5小时,裂解发酵液中的副产物,之后用丁醇多次萃取,蒸发有机溶剂得到1,5-戊二胺产品。在采用有机溶剂萃取1,5-戊二胺的工艺中,因1,5-戊二胺特性的影响,常用极性有机溶剂萃取。此类工艺中利用氯仿或丁醇等有机溶剂,在萃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溶剂挥发,造成环境污染,并且必须有后续的溶剂回收步骤,增加了提取成本。
在专利CN200980121108中,1,5-戊二胺酶反应液用UF12000分子量的有机膜处理,以降低反应液中三官能团有机物。处理后的1,5-戊二胺溶液加热到100℃以上分解1,5-戊二胺碳酸盐,然后蒸发1,5-戊二胺得到产品。碳酸盐的分解需要较高的温度和长时间加热,而且不能保证碳酸盐的全部分解,对精馏工艺和产品质量均会造成影响。此方法仅适用于从1,5-戊二胺碳酸盐中分离1,5-戊二胺,适用性非常受限制。
专利CN 101970393 A采用加液态碱并纳滤的方式代替萃取,以提高戊二胺的回收率。但纳滤的使用不适用有大量固态杂质存在的情况,当体系中含有大量菌体、无机盐沉淀等固体杂质或大分子杂质存在的情况下,如果使用纳滤,则必须在纳滤之前先经过微滤甚至超滤进行预过滤,否则纳滤通量很低而且容易被堵塞,耗时耗能,并损坏纳滤膜的使用寿命。而且,该方法基本上只适用于添加溶解性碱或碱溶液的情形。若使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置换1,5-戊二胺盐,最终的溶液体系中存在大量硫酸钠或氯化钠、硫酸钾等盐,在后期蒸发中析出会影响1,5-戊二胺的蒸发收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戊二胺纯化、提取工艺中存在的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回收率较低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含1,5-戊二胺盐的溶液体系中提取1,5-戊二胺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从含1,5-戊二胺盐的溶液体系中提取1,5-戊二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所述含1,5-戊二胺盐的溶液体系中加入碱性物质以形成含有游离态1,5-戊二胺的溶液体系;
S2:将步骤S1所得的所述含有游离态1,5-戊二胺的溶液体系在桨叶干燥装置或耙式干燥装置中进行蒸馏/蒸发。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所述含1,5-戊二胺盐的溶液体系中包含1,5-戊二胺的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盐酸盐、二羧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所述含1,5-戊二胺盐的溶液体系中包含1,5-戊二胺的硫酸盐、碳酸盐、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所述碱性物质包含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未经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43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