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网络中H2H和M2M终端发射功率协同控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84209.X 申请日: 2016-02-05
公开(公告)号: CN105554894B 公开(公告)日: 2019-05-21
发明(设计)人: 张国鹏;刘鹏;肖硕;杜耀;靳文斌;林育德;周凯;程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矿业大学
主分类号: H04W72/04 分类号: H04W72/04;H04W52/02;H04W4/70;H04L5/14;H04B1/707
代理公司: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代理人: 杨晓玲
地址: 221116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移动 网络 h2h m2m 终端 发射 功率 协同 控制 方法
【说明书】:

一种移动网络中H2H和M2M终端发射功率协同控制方法,适用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使用。利用移动网络包括基站、H2H终端以及K个M2M终端组成,通过分别求解H2H终端和M2M终端的数据吞吐量和发射功率结合发射功率协同控制方法。其在保证H2H终端和M2M终端的数据吞吐量的同时,使M2M终端的发射功率最小,即满足了数据的传输要求,又降低了M2M终端的传输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射功率协同控制方法,尤其适用于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使用的移动网络中H2H和M2M终端发射功率协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和业务正在从传统的H2H通信向M2M通信领域拓展,旨在实现“物物相联”的M2M通信模式已经被纳入新一代移动通信协议标准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无需人工参与,M2M通信允许网络终端进行自主的信息交互,适用于环境监控、工业自动化控制以及智能电网、医疗和应急防护等多种领域。与H2H通信模式相比,M2M通信模式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在H2H通信模式中,终端高速(或低速)移动、数据链路维持时间长(数据传输量大)、数据传输具有突发性;在M2M通信模式中,终端被固定或低速移动、数据链路维持时间短(数据传输量小)、数据传输具有周期性。其次,M2M终端多被部署在危险或无人触碰区域,无法像H2H终端可以被及时、快速充电;因此,除了满足M2M通信的服务质量(如数据吞吐量和传输时延),降低M2M通信的能耗也尤为重要。此外,地理位置相近的多个M2M终端通常具有相关的监测任务,当这些M2M终端同时向基站(Base Station,BS)传输信息时,会产生严重的网络拥塞,干扰H2H终端的数据传输;因此,M2M通信必须具备对多个终端进行群组管理和控制的能力。

相比于M2M终端,H2H终端(User Equipment,UE)具有更强的计算能力、更多的存储空间,并且易于快速、及时充电和更换电池。本发明提出将H2H终端作为M2M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中继节点,一方面,H2H终端可以对多个M2M终端进行集中管理,另一方面,H2H终端也可以将各M2M终端产生的数据中继转发至基站,从而增强M2M终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所提出的多终端发射功率协同控制方法以满足M2M以及H2H通信的服务质量需求(最小数据吞吐量和最大数据传输时延)为目标,同时最小化M2M终端的传输能耗。

目前,针对H2H和M2M通信模式共存的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文献1:A,Aijaz,M.Tshangini,M.Nakhai,et al,“Energy-efficient uplinkresource allocation in LTE networks with M2M/H2H co-existence understatistical QoS guarantees,”IEEE Trans.Commun.,vol.62,no.7,pp.2353-2365,2014.

文献2:C.Y.Ho and C.-Y.Huang,“Energy-saving massive access control and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s for M2M communications in OFDMA cellularnetworks,”IEEE Commun.Lett.,vol.1,no.3,pp.209–211,2012.

文献3:张国鹏,李奥,杜耀,周凯,林育德,靳文斌,嵌入M2M的蜂窝网络中高能效的功率和时隙分配方法,发明专利(已受理),20151062422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42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