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谐波失真分离方法、非线性特性确定方法、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3856.9 | 申请日: | 2016-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6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陶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17/15 | 分类号: | H04B17/15;H04B17/29;H04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陶海萍;樊一槿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波 失真 分离 方法 非线性 特性 确定 装置 系统 | ||
一种谐波失真分离方法、非线性特性确定方法、装置和系统,该谐波失真分离方法包括:利用待测系统的非线性模型的无记忆非线性传递函数的多组的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和基波幅度,确定固有谐波和生成谐波的相位差;利用所述相位差分离出所述待测系统生成的谐波的功率。本申请根据设定的非线性模型,利用模型系数为常数的假设,先确定固有谐波和生成谐波的相位差,再利用这个相位差来进行谐波分离,计算出待测系统产生的谐波功率。由此,可以提高非线性测量的准确度,并提高系统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谐波失真分离方法、非线性特性确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不断提高,系统中的非线性特性已成为性能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因而受到重视。而在各种应对系统非线性特性的方法中,一个必要的前提步骤是对非线性特性的测量和估计。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先测量待测系统或待测器件的非线性谐波,然后或者直接利用谐波功率来表征非线性特性(器件的THD(Total harmonics distortion,总谐波失真)指标),或者对非线性建模,根据谐波功率来计算出模型系数,用模型来确定非线性特性。其优点是测量方法简单,适用性广泛。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个问题,在测量谐波的时候,如果输入待测系统或待测器件的测试信号本身就有较大的谐波分量(这在测量中是很难避免的),测得的谐波功率会有较大误差。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方法中,因为不知道固有谐波(测试信号本身的)和生成谐波(待测系统或待测器件产生的)的相位关系,所以只是简单的无视了这种误差,采用提高后续操作容忍度的办法来应对这种测量误差带来的影响,其缺点显而易见,是牺牲了后续操作的效率和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谐波失真分离方法、非线性特性确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谐波失真分离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利用待测系统的非线性模型的无记忆非线性传递函数的多组的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和基波幅度,确定固有谐波和生成谐波的相位差;
利用所述相位差分离出所述待测系统生成的谐波的功率。
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非线性特性确定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利用待测系统的非线性模型的无记忆非线性传递函数的多组的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和基波幅度,确定固有谐波和生成谐波的相位差;
利用所述相位差分离出待测系统生成的谐波的功率;
利用分离出的所述待测系统生成的谐波的功率确定所述待测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谐波失真分离装置,配置于发射机或者接收机或者通信系统中,其中,该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其利用待测系统的非线性模型的无记忆非线性传递函数的多组的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和基波幅度,确定固有谐波和生成谐波的相位差;
分离单元,其利用所述相位差分离出所述待测系统生成的谐波的功率。
根据本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非线性特性确定装置,配置于发射机或者接收机或者通信系统中,其中,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其利用待测系统的非线性模型的无记忆非线性传递函数的多组的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和基波幅度,确定固有谐波和生成谐波的相位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38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组件及光模块
- 下一篇:用于时间同步的方法和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