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绿色高产油茶-茶叶-红薯以及蒿菜混合种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83465.7 申请日: 2016-02-09
公开(公告)号: CN105493880A 公开(公告)日: 2016-04-20
发明(设计)人: 钟转佳 申请(专利权)人: 钟转佳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G17/00;C05G3/04;C05F1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23208 广东省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绿色 高产 油茶 茶叶 红薯 以及 混合 种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绿色农业领域,具体涉及油茶-茶叶-红薯以及蒿菜混合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拉丁文名CamelliaoleiferaAbel.)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属茶 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 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 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

茶树,原名:茶,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 形。茶树的叶子可制茶(有别于油茶树),种子可以榨油,茶树材质细密,其木可用于雕刻。分 布主要集中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0℃以上时芽 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阴,适于在漫射 光下生育;一生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衮老期。树龄可达一二百年,但经济年龄一般 为40~50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起源中心,目前世界上有60个国家引种了茶树。在热带地 区也有乔木型茶树高达15-30米,基部树围1.5米以上,树龄可达数百年至上千年。

蒿菜,为菊科、鼠麴草属植物,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基部发出的枝下部斜升,高 10-40厘米或更高,基部径约3毫米,上部不分枝,有沟纹,被白色厚棉毛,节间长8-20毫米, 上部节间罕有达5厘米。叶无柄,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茎叶入药,为镇咳、祛痰、治气 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寻常用药,内服还有降血压疗效。

红薯又名红芋、甘薯、番薯、番芋、地瓜(北方)、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 枕薯、番葛、白芋、茴芋地瓜、红皮番薯、萌番薯等。红薯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 物,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花冠粉红色、 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具 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 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 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北方俗称地瓜、山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 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中医视红薯为良药。

根据上面的背景介绍,可以看出这四种作物有着非常多的用途,而且具有很大的 经济效益,但目前这四种作物的生产均是各自进行,根据发明人的研究发现,油茶、茶叶和 红薯以及蒿菜可以利用地形以及各自的作物特点混合套种,克服土地利用率低,提高农业 生产效率,且能够取得很好的收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茶-茶树-红薯-蒿菜混合混合种植绿色高 产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绿色高产油茶-茶叶-红薯以及蒿菜混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选择一块适宜适合的地块,按照行距2米,株距2米的要求,在每年夏季种植茶叶, 挖穴50-70cm深,穴中施加营养土和基肥;

在茶叶幼苗成活后的第二年3-4月份,按照行距4米,株距5米的要求进行种植油茶树, 种植穴为40-45cm深,将1-2年生油茶树苗栽种在该穴内;

待茶叶数和油茶树成活之后,在茶叶树和油茶树的间隙,种植红薯以及蒿菜:开沟条 栽,沟深9~19cm,宽20~45cm,行距38~60cm,在沟中摆放红薯块茎以及蒿菜种根,间隔放 置,每沟平行摆两行,间距为5~8cm,连续摆放,然后覆营养土;

其中,所述营养土由食物残渣,玉米棒渣,黄土,动物粪便,秸秆灰,骨粉,保水剂、有益 EM菌群经混合、发酵加工而成,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

动物粪便15-25%

骨粉5-8%

食物残渣3-5%

黄土40-50%

玉米棒渣6-15%

保水剂1-1.2%

秸秆灰6-8%

EM菌0.5-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转佳,未经钟转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34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