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碱性破乳处理的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制备用废水中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回收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83174.8 | 申请日: | 2016-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3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潘从多;林志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51/34 | 分类号: | C07D251/34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碱性 处理 丙基 异氰脲酸酯 制备 水中 回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碱性破乳处理的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制备用废水中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回收工艺,其通过碱性破乳工艺,使得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制备用废水中的二甲基甲酰胺与氯化钠得以有效分解,从而使得回收制得的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纯度得以显著提升,同时使得回收工艺中的回收效率与成本均得以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碱性破乳处理的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制备用废水中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是一种含芳杂环的多功能烯烃单体,其广泛应用于多种塑料橡胶的改性剂、交联剂和助硫化剂,也可以用于优良阻燃剂的合成,是一种用途极其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可通过氰酸盐法工艺进行制备,其主要过程是在氯丙烯与氰酸盐聚合反应后采用萃取分离的方法得到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产品,其中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和氯化钠一起成为工艺的副产物,并与一部分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产品进入冲洗水形成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生产废水。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生产废水不同于一般的乳化态废水,由于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以及大量的氯化钠的存在,造成了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增大,从而形成了水—二甲基甲酰胺—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这种稳定的乳化形态。
目前的精细化工邻域中,针对化工生产用废水往往采用离子交换、活性炭吸附等方式对废水进行回收处理,然而,针对上述状态下的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如若采用传统的吸附工艺进行废水回收,其一方面无法对乳化状态下的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进行有效吸附,另一方面,其势必会在吸附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的同时,吸附上大量的二甲基甲酰胺与氯化钠,从而使得回收后的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纯度不高,难以达到可利用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制备用废水中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回收工艺,其可在降低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制备用废水有机负荷物的同时,使得经由上述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制备用废水中回收的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纯度得以显著改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碱性破乳处理的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制备用废水中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回收工艺,其包括有如下工艺步骤:
1) 向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制备用废水内导入碱性溶液,并对混合液体进行加热,直至混合液体内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形成絮状物析出;
2) 对步骤1)中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将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絮状物分离而出,即完成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的回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1)的操作工艺包括有:
2.1) 将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制备用废水导入pH调节罐内,并向其内部导入碱性溶液,直至混合液体的pH值达到10以上;
2.2) 将步骤2.1)中的混合液体在50至80℃的温度环境下进行加热,直至混合液体中产生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絮状物。
采用上述工艺步骤,其可通过有效控制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回收过程中的pH值,从而使得混合液体内的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可得以高效析出;与此同时,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析出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一方面避免了温度过低导致破乳时间过长,另一方面可避免温度过高而造成回收过程中产生挥发性气体,致使周边环境与人员收到影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1)中,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其较于其它碱性溶液可实现絮状物的快速沉淀,以改善后续固液分离处理的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2)中,对混合溶液进行加热时同时向混合溶液中置入盐酸,其可在通过碱性溶液分解二甲基甲酰胺之后,进一步通过酸性溶液使得混合溶液水—二甲基甲酰胺—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乳化形态得以破坏,以使得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更容易进行回收处理。
作用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的操作工艺包括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31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