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触控显示面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82393.4 | 申请日: | 2016-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9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 发明(设计)人: | 邱峰青;王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62;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 地址: | 2153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薄膜晶体管基板、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色滤光片基板以及位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和该彩色滤光片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该薄膜晶体管基板包括第一基底、以及依次层叠设置于该第一基底朝向该液晶层设置的公共电极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电极层,该彩色滤光片基板包括第二基底、以及依次层叠设置于该第二基底朝向该液晶层设置的色阻层和第二绝缘层,该液晶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显示驱动芯片,该彩色滤光片基板朝向该液晶层方向还设置有屏蔽层。该液晶触控显示面板抗干扰能力强,且触控灵敏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液晶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一体化的触控显示面板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将触控传感器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偏光片与彩色滤光片基板之间的外嵌型(On-Cell);以及将触控传感器嵌入到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之中的内嵌型(In-Cell)。
请参考图1,图1是现有未设置屏蔽层的液晶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液晶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薄膜晶体管基板110、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110相对设置的彩色滤光片基板120以及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11和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120之间的液晶层130,该薄膜晶体管基板110朝向该液晶层130的一面设置第一公共电极层113,该彩色滤光片基板120朝向该液晶层130的一面设置第二公共电极层123。触控显示驱动芯片向第一公共电极层113和第二公共电极层123加载触控和信号显示,使液晶显示屏完成触摸和显示的功能。采用此架构的液晶触控显示面板100,其触控灵敏度高,但由于没有设置屏蔽层,该液晶触控显示面板100容易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比如电磁干扰。
请参考图2,图2为现有设置屏蔽层的液晶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液晶触控显示面板200与该液晶触控显示面板100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公共电极层223朝向液晶层230的一面设置屏蔽层225,第一公共电极层213包括公共电极,第一公共电极层213和薄膜晶体管基板211之间设置金属走线层215,金属走线层215包括若干块金属走线,公共电极通过金属走线和触控显示驱动芯片电连接。该屏蔽层225只是用来屏蔽外界(液晶显示屏上方)对液晶层的干扰,没有外接其他电路信号。
请一并参考图3和图4,图3为图2在触控部分的电容模型,图4为图3的电容等效电路的示意图。该电容等效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以及电阻R。其中,电容C1为手指触摸屏幕时,手指和地之间的电容。电容C2为当手指触摸屏幕时,第二公共电极层223和人体形成的电容,此时,人体相当于地端。电容C3是一个综合值,C3=CITO+CITO-shielding+Cenvironment。其中,CITO为第二公共电极层223自身携带的电容,CITO-shielding为第二公共电极层223和屏蔽层225之间形成的电容,Cenvironment为屏幕环境周围其他电容总和。电阻R为触控部分自身的总阻抗。如图3所示,在现有技术中,电容C1、电容C2以及电容C3的一端分别接入第二公共电极层223,即由第二公共电极层223对上述三个电容施加交流公共电压,电容C1、电容C2以及电容C3的一端均接地。
当触摸部分的RC值越小,触控的灵敏度越高。一般阻抗的值是材料特性和设计架构来决定,即阻抗R是固定不变。要提高触控的灵敏度,则要降低电容值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23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