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频感应焊头护套的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2264.5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0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蒋辉;王俊杰;张秀生;迟存建;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同日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04 | 分类号: | B29C65/04;B23K3/00;F16B1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万桂斌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套 焊头 感应器 凸头 装配 高频感应焊头 使用寿命 制作 标准化工艺 固定牢固 胶固定 胶固化 绝缘胶 绝缘性 配套的 工装 磁芯 灌入 开模 装入 标准化 外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频感应焊头护套的装配方法,步骤如下:先将焊头的感应器凸头装入护套中,量好护套与感应器凸头的相对位置,将护套与感应器凸头、磁芯先用普通胶固定,然后将绝缘胶灌入护套中,待胶固化后即可。本发明护套的装配方法是根据感应器的特殊形状及护套的独特设计而专门研制的,具有简单方便、批量标准化工艺、固定牢固、绝缘性佳的效果。通过在感应器外部增加护套,大大增加了焊头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不加护套,焊头的使用寿命仅为20万次,增加本发明的护套后,焊头的寿命达到100万次以上。另外,护套通过开模制作,每只护套的尺寸都是标准的,并且有与之相配套的焊头制作工装,因此焊头的制作更加标准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频感应焊头护套。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频感应钎焊的焊头,一般采用铜管制作,铜管外部包裹磁芯,工作时,铜管导电,铜管的内部通冷却水,铜管连同磁芯被外部的绝缘胶固定。高频感应焊头的结构在中国专利申请CN102962577A、CN102974935A中已公开。高频感应钎焊在使用过程中,焊头不断与待焊接管路摩擦,另外由于被焊接管路的温度可达800℃,而绝缘胶仅可耐400℃高温,时间长久之后,绝缘胶磨损,露出铜管。而铜管露出后,与制冷管路(铜管或者铁管)接触,焊头被制冷管路短路,由于铜管上有电流通过,导致焊头打火,严重时危及到人身安全。铜管漏出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磨损,很有可能磨穿,导致内部冷却水泄露,焊头无法使用。因此,现有技术中采用绝缘胶防护焊头的方式仅可以在短期内防止焊头磨损,降低了焊头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背景,本发明旨在解决焊头的绝缘胶及铜管磨损严重,影响焊头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频感应焊头护套的装配方法,步骤如下:先将焊头的感应器凸头装入护套中,量好护套与感应器凸头的相对位置,将护套与感应器凸头、磁芯先用普通胶固定,然后将绝缘胶灌入护套中,待胶固化后即可。
该方法可以将批量标准化制备的护套批量装配于焊头上,所用绝缘胶在常温及更高的温度下具有流动性,方便浇注,浇注后在常温下即可凝固固定,因此该方法具有简单方便的优势。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采用耐磨、耐高温材质;优选陶瓷;进一步优选氧化铝陶瓷。
氧化铝陶瓷具有较好的传导性、机械强度和耐高温性。其洛氏硬度为HRA80-90,仅次于金刚石,远远超过耐磨钢和不锈钢的耐磨性能。其耐磨性相当于锰钢的266倍,高铬铸铁的171.5倍。其密度为3.5g/cm3,仅为钢铁的一半,可大大减轻设备负荷。其抗压强度≥850MPa、抗弯强度≥290MPa、导热系数20W/m.K。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的厚度为0.8-1.5mm,在保证强度及使用寿命的前提下,选择了最薄的尺寸,一方面可以节省材料,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焊头的体积最小,方便焊接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普通胶为502胶。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胶为耐温400℃以上,且导热系数大于0.2W/(m·K)的绝缘胶。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胶的加入量为与护套的开口沿齐平,可以将感应器凸头全部包埋在其中,保证其绝缘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套在两个感应器凸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的形状为一面开口的长方体、圆柱体、半圆柱体等,出于节省材料、控制焊头尺寸等考虑,可以根据感应器凸头的形状选择合适形状的护套,而不必局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
进一步地,两个护套相对的面为平面,这样使用方便,且可以标准化制作。
进一步地,两个护套之间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固定于焊头支架上,定位块用于焊接定位,使焊头的加热位置固定于焊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同日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同日机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22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