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2221.7 | 申请日: | 2016-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9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贺新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新宁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撑开 加压 | ||
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包括第一撑开加压臂、第二撑开加压臂、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支撑棒,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连接于支撑棒上并可沿支撑棒调节间距,第一撑开加压臂以可拆卸方式铰接于第一连接器上,第二撑开加压臂以可拆卸方式铰接于第二连接器上,第一撑开加压臂和第二撑开加压臂的铰接轴线均垂直于与支撑棒平行的同一平面,第一撑开加压臂和第二撑开加压臂的一端均设有用于卡住纵连棒的卡槽,还包括用于拉紧或撑开第一撑开加压臂和第二撑开加压臂的递进式施力机构。该微创撑开加压器操作灵活、简便、快捷,具有强力有效的撑开或加压作用,可实现分次逐渐撑开或加压,能达到甚至超过开放手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手术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
背景技术
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脊柱外科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传统方法是采用后路切开手术,该种方法需广泛剥离椎旁组织结构,容易引起椎旁肌肉损伤,缺血,失神经支配,肌肉坏死,疤痕形成,易遗留腰背疼痛,僵硬等后遗症,且该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住院时间长,增加了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
近年来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已应用于临床,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取得了一定临床效果。然而,目前临床应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没有强力的有效的撑开加压器械,现有撑开加压器械复位能力差,主要用于脊柱的原位固定,特别是对于需要复位的胸腰椎骨折手术,因缺乏强力有效撑开复位器械,复位效果不佳,虽能微创完成操作,但达不到开放手术效果。其他类似器械也基本上是用于脊柱原位固定,对胸腰椎骨折复位的效果仍然不佳,达不到开放手术的效果,限制了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灵活、简便、快捷,具有强力有效的撑开或加压作用,可实现分次逐渐撑开或加压,能达到甚至超过开放手术效果的微创撑开加压器,该微创撑开加压器通过组合不同分别起到撑开或加压作用,而不需要两套器械,分别起撑开或加压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创撑开加压器,包括第一撑开加压臂、第二撑开加压臂、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支撑棒,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通过位移调节机构连接于支撑棒上并可沿支撑棒调节间距,第一撑开加压臂以可拆卸方式铰接于第一连接器上,第二撑开加压臂以可拆卸方式铰接于第二连接器上,第一撑开加压臂和第二撑开加压臂的铰接轴线均垂直于与支撑棒平行的同一平面,第一撑开加压臂和第二撑开加压臂的一端均设有用于卡住纵连棒的卡槽,第一撑开加压臂和第二撑开加压臂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用于拉紧或撑开第一撑开加压臂和第二撑开加压臂的递进式施力机构。
上述的微创撑开加压器,优选的,所述位移调节机构包括设于第二连接器上的螺纹孔,支撑棒以可转动方式的安装于第一连接器上,支撑棒穿设于第二连接器的螺纹孔中并设有与螺纹孔配合的螺纹;支撑棒上还设有转动旋钮。
上述的微创撑开加压器,优选的,所述递进式施力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螺母、第二调节螺母和铰接于第二撑开加压臂上的调节螺杆,第一撑开加压臂设有定位槽,调节螺杆卡入定位槽中,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二调节螺母配合安装于调节螺杆上并分设于定位槽的两侧。
上述的微创撑开加压器,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调节螺母位于定位槽靠近第二撑开加压臂的一侧,垫片位于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一撑开加压臂之间。第一调节螺母设有便于旋拧的旋拧部,调节螺杆上套设有位于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一撑开加压臂之间的垫片。
上述的微创撑开加压器,优选的,所述第一撑开加压臂上设有第一铰接通孔,第一连接器固接有第一连接螺杆,第一连接螺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器固接,另一端穿过第一铰接通孔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第一连接螺杆设有与第一铰接通孔配合的第一光滑段;第二撑开加压臂上设有第二铰接通孔,第二连接器固接有第二连接螺杆,第二连接螺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器固接,另一端穿过第二铰接通孔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第二连接螺杆设有与第二铰接通孔配合的第二光滑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新宁,未经贺新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22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腹腔镜下腹外疝经腹壁结扎器
- 下一篇:一种过敏原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