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蓄电池防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81618.4 | 申请日: | 2016-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1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丁继先;韩殿清;杜忠仁;冯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5/10 | 分类号: | B60R25/10;B60R25/1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蓄电池 防盗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车辆蓄电池防盗系统,包括蓄电池(1)、常开电磁阀(6)、贮气筒(7),所述蓄电池(1)的正极端经喇叭按钮(5)后与常开电磁阀(6)的正极端电连接,常开电磁阀(6)的负极端与蓄电池(1)的负极端电连接,所述贮气筒(7)与常开电磁阀(6)的进气口气路连接,常开电磁阀(6)的排气口与气喇叭(12)气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蓄电池防盗系统还包括机械阀(9),机械阀(9)设置于蓄电池(1)底部,机械阀(9)的进气口与贮气筒(7)气路连接,机械阀(9)的排气口与气喇叭(12)气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蓄电池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阀(9)的排气口经断气阀(10)后与气喇叭(12)气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蓄电池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阀(9)包括相连接的机械阀本体(91)与机械阀管路(92),机械阀本体(91)设置于蓄电池(1)底部,机械阀管路(92)的进气口与贮气筒(7)气路连接,机械阀管路(92)的排气口经断气阀(10)后与气喇叭(12)气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蓄电池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蓄电池防盗系统还包括一号三通接头(8)、二号三通接头(11);
所述常开电磁阀(6)包括相连接的电磁线圈(61)与管路(62);
所述一号三通接头(8)的左接头与贮气筒(7)气路连接,一号三通接头(8)的右接头与机械阀管路(92)的进气口气路连接,一号三通接头(8)的下接头与管路(62)的进气口气路连接;
所述二号三通接头(11)的上接头经断气阀(10)后与机械阀管路(92)的排气口气路连接,二号三通接头(11)的下接头与管路(62)的排气口气路连接,二号三通接头(11)的右接头与气喇叭(12)气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蓄电池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断气阀(10)设置于车架内侧或驾驶室前面罩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辆蓄电池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的正极端依次经电源总开关(2)、熔断丝(3)、继电器(4)、喇叭按钮(5)后与常开电磁阀(6)的正极端电连接。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蓄电池防盗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车辆不工作时:没有偷盗者偷盗蓄电池(1)时,蓄电池(1)处于正常状态,此时,喇叭按钮(5)处于断开状态,常开电磁阀(6)的电路处于断电状态,常开电磁阀(6)的气路处于断开状态,机械阀(9)的气路处于断开状态,气喇叭(12)不工作;有偷盗者偷盗蓄电池(1)时,蓄电池(1)与电源线的连接被断开,蓄电池(1)与机械阀(9)被分离,此时,常开电磁阀(6)的电路处于断电状态,常开电磁阀(6)的气路处于断开状态,机械阀(9)的气路通,贮气筒(7)中的气体依次经机械阀(9)的进气口、机械阀(9)的排气口后排向气喇叭(12),气喇叭(12)工作;车主及相关人员到达现场时,将蓄电池(1)恢复到初始状态,使得车辆蓄电池防盗系统恢复到整车待用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辆蓄电池防盗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阀(9)的排气口经断气阀(10)后与气喇叭(12)气路连接;
当没有偷盗者偷盗蓄电池(1)时:断气阀(10)闭合;
当有偷盗者偷盗蓄电池(1)时:断气阀(10)闭合;
当车主及相关人员到达现场时:先将断气阀(10)断开,此时,贮气筒(7)中的气体不能排向气喇叭(12),气喇叭(12)不工作,再将蓄电池(1)恢复到初始状态,然后将断气阀(10)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16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