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玻璃瓶液面异物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1080.7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9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飞;唐洪;脱鹏飞;王素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泓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0 | 分类号: | G01N21/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玻璃瓶 液面 异物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检机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透明玻璃瓶液面异物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透明玻璃瓶装液体产品中可能会有一些密度较小的异物漂浮在液体表面,为了达到理想的检测效果,提高产品的质量,液面检测是透明玻璃瓶装液体产品检测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在当前从事自动检测设备研发的行业内,目前针对液面检测的方法主要有高速旋转法、静止检测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没有办法有效彻底解决液面异物的检测准确性的问题,其中,高速旋转法对于密度很小的透明类异物无法检测,而静止法则容易受液面波动的干扰,存在较大的盲区,有很大的概率造成误检或者漏检,降低了异物检测的工作效率,影响产品的产量;目前尚无解决上述问题较为完善的检测方法;我们需要寻找新的透明玻璃瓶装液体液面异物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就是基于这些理念研发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透明玻璃瓶液面异物的检测方法中;高速旋转法无法检测到密度很小的透明类异物;静止法存在较大盲区易出现误检或漏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透明玻璃瓶液面异物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装有液体产品的透明玻璃瓶旋转至液面同异物共同运动,其旋转转速的范围为50-1500rad/min,旋转时间至少为1s;
(b)步骤(a)的透明玻璃瓶停止旋转后,静止至少0.2s使透明玻璃瓶中的液面平稳,且液面异物在继续运动时;对透明玻璃瓶照射LED灯源,LED灯源的表面粘贴有偏光膜;LED灯源和背光相机同步触发,背光相机连续采集3张以上的透明玻璃瓶背光效果的照片;
(c)步骤(a)的透明玻璃瓶停止旋转后,静止至少0.2s使透明玻璃瓶中的液面平稳,且液面异物在继续运动时;对透明玻璃瓶照射LED灯源,LED灯源的表面粘贴有偏光膜;LED灯源和具有偏光镜的偏光相机同步触发,偏光相机连续采集3张以上的透明玻璃瓶偏光效果的照片;
(d)步骤(b)和步骤(c)中的所有照片进行跟踪算法处理,检测出存在异物的透明玻璃瓶。
具体地,步骤(b)中背光相机和偏光相机均与液面成像角度的范围为15°-75°。
具体地,背光相机和偏光相机均至少一个。
具体地,LED灯源照射透明玻璃瓶可采用顶部照射、侧面照射、底部照射中任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旋转透明玻璃瓶是为了让异物旋转起来,以达到跟踪检测且能消除盲区的目的,静止是为了让液面平稳下来,避免液面对跟踪检测形成干扰,采用LED高亮背光与偏光互补,因为在背光的情况下不透明类异物灰度小,而在偏光的情况下透明类灰度大,进而准确快速的检测出异物,避免了误检和漏检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透明玻璃瓶液面异物的检测方法是将透明玻璃瓶旋转使液体和异物共同运动,以达到跟踪检测且消除盲区的目的;然后停止旋转,静止2s-3s的时长,静止是为了让液面慢慢平稳下来,静止的时间长短越合适,液面越平稳且异物仍在运动,此时通过背光相机和偏光相机分别采集透明玻璃瓶背光效果的照片和偏光效果的照片,最后跟踪算法处理,检测出存在异物的透明玻璃瓶;具体步骤如下:
1.1将装有液体产品的透明玻璃瓶旋转至液面同异物共同运动,其旋转转速的范围为50-1500rad/min,旋转时间至少为1s;
1.2步骤1.1的透明玻璃瓶停止旋转后,静止至少0.2s使透明玻璃瓶中的液面平稳,且液面异物在继续运动时;对透明玻璃瓶照射LED灯源,LED灯源的表面粘贴有偏光膜;LED灯源和背光相机同步触发,背光相机连续采集3张以上的透明玻璃瓶背光效果的照片;
1.3步骤1.1的透明玻璃瓶停止旋转后,静止至少0.2s使透明玻璃瓶中的液面平稳,且液面异物在继续运动时;对透明玻璃瓶照射LED灯源,LED灯源的表面粘贴有偏光膜;LED灯源和具有偏光镜的偏光相机同步触发,偏光相机连续采集3张以上的透明玻璃瓶偏光效果的照片;
1.4步骤1.2和步骤1.3中的所有照片进行跟踪算法处理,检测出存在异物的透明玻璃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泓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泓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10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