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煤车除尘系统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9890.9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7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程绍良;戴孝佩;杨鹏;王鑫;王伟;翟栋栋;刘建军;朱光顺;王强;类维华;周俊宝;苗世云;吕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1/00 | 分类号: | C10B31/00;C10B4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高强 |
地址: | 271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车 除尘 系统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煤车除尘系统保护装置,可实现荒煤气切断和放散的同步进行,避免断电或风机故障的情况下引发除尘系统管道爆炸,在位于集尘管和集尘连接管之间的中间管道上设置有可将其阻断的盖板,盖板上固设有与中间管道铰接的转轴Ⅰ,所述转轴Ⅰ上垂直固定有连杆Ⅰ,所述盖板还连接有带动其沿转轴Ⅰ转动的启闭机构;还包括可将所述集尘管上端密封的顶部盖板,所述顶部盖板上固设有与集尘管铰接的转轴Ⅱ,转轴Ⅱ上垂直固定有通过绳Ⅰ与所述连杆Ⅰ相连的连杆Ⅱ,连杆Ⅰ旋转时可实现顶部盖板的联动;所述集尘连接管侧壁上固定有压力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设备领域,尤其涉及顶装煤焦炉装煤除尘系统保护装置,具体为一种装煤车除尘系统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顶装煤焦炉炼焦生产中,装煤车在进行顶装煤作业时,配合煤进入炭化室后受热发生分解,产生大量的荒煤气,大部分荒煤气在装煤地面除尘站除尘风机吸力的作用下,进入装煤车除尘管道,其中装煤车除尘管道包括放散装置、集尘管、中间管道和集尘连接管,集尘管顶部为三通结构,正常作业时集尘管顶部的顶部盖板处于关闭状态,荒煤气经过装煤车除尘管道进入除尘总管,最后进入地面除尘站除尘器进行过滤,废气由烟囱排出;少量荒煤气在鼓风机作用下进入集气系统。
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会遇到两种情况,一是突发停电,蓄能器所储存的压力不足以驱动放散装置进行烟气的有效切断;二是除尘风机因故障停机或转速过低,装煤车对除尘系统无任何防护性操作。此两种情况下如果空气混入到荒煤气中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剧烈爆炸,危害性极大。目前还没有有效办法避免上述两种情况下引发的除尘管道爆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煤车除尘系统保护装置,通过联动控制实现荒煤气导出除尘管道的快速切断和集尘管内荒煤气放散,避免了断电或风机故障引发的除尘管道爆炸。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方案为:一种装煤车除尘系统保护装置,包括与所述除尘系统总管道连接的集尘连接管和通过中间管道与所述集尘连接管连通的集尘管,所述中间管道与集尘管竖直段的侧面连通,所述中间管道上设置有可将其阻断的盖板,盖板上固设有与中间管道铰接的转轴Ⅰ,所述转轴Ⅰ上垂直固定有连杆Ⅰ,所述盖板表面还连接有带动其沿转轴Ⅰ转动的启闭机构;还包括可将所述集尘管上端密封的顶部盖板,所述顶部盖板上固设有与集尘管铰接的转轴Ⅱ,转轴Ⅱ上垂直固定有通过绳Ⅰ与所述连杆Ⅰ相连的连杆Ⅱ,连杆Ⅰ旋转时可实现顶部盖板的联动,顶部盖板打开状态时与水平面夹角小于90°,以确保绳Ⅰ处于放松状态时,顶部盖板可在自重作用下落下;所述集尘连接管侧壁上固定有压力继电器。
作为优选,所述启闭机构为通过绳Ⅱ与盖板连接且带有电磁阀的气动缸,以实现盖板的快速准确启闭,动作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气动缸竖直设置,避免其活塞杆受弯变形,气动缸和盖板的正上方分别设置有定滑轮Ⅱ,所述绳Ⅱ跨过所述两个定滑轮Ⅱ,气动缸可远离中间轨道,避免气动元件因高温而受损。
作为优化,在所述连杆Ⅰ和连杆Ⅱ的下方设置有定滑轮Ⅰ,所述绳Ⅰ跨过所述定滑轮Ⅰ,改变绳Ⅰ角度,避免连杆Ⅰ出现转动死点。
作为优化,所述中间管道垂直于烟气流通方向的截面为矩形,更易于通断状态的切换和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绳Ⅰ、绳Ⅱ均为钢丝绳,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更牢靠,可靠性更强。
本发明有益效果:通过顶部盖板和盖板的联动控制,实现了除尘管道切断与荒煤气放散的同步进行,从而避免了荒煤气压力的升高;集尘连接管内的除尘吸力未到达设定值时,集尘管与集尘连接管不会连通,避免在吸力不足的情况下装煤引发事故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非装煤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煤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98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