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电磁锅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9858.0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4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博赟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电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具领域,尤其是一体化电磁锅。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炉是通过内部的电磁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电场在目标锅体材料表面感应出蜗旋电流来工作的。当交变磁场通过封闭导体,即摆放在电磁炉上的锅体时,就会感生出漩涡电流,从而通过锅体材料自身的欧姆加热原理加热达到煮菜做饭的目的。但这种工作原理要求只有将锅体摆放在电磁炉上一定距离内时,锅体才被交变磁场所加热。如果炒菜过程中锅体由于添加原料、添加调味料或其他一些原因需要暂时离开电磁炉一定距离的话,锅体便会失去电磁炉所带来的热源并逐渐失去热量,失去热源的锅体会导致烹饪时间增长,烹饪效率下降等缺点。同时,由于锅体重新放回电磁炉后进行二次加热,锅内所烹饪的食物的品质也会明显降低。
此外,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日益革新,烹饪机器人也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中。烹饪机器人通过机械臂驱动锅体在各个工位之间移动,从而完成自动烹饪。然而,为了实现不同的烹饪工艺,机械臂在各个工位之间移动增加了烹饪时间,降低了烹饪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磁锅。所述一体化锅通过将电热装置与锅体组成一体,而电热装置所配的电源控制装置为可拆卸的另一体,使一体化锅的锅体即使在进行添加原料等行为的移动状态时仍具备加热控温的能力,从而提高烹饪效率与品质。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一体化电磁锅,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锅体上。
所述锅体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连接固定构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锅体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为可拆卸式的连接固定,两者之间构成分体式结构。
所述加热装置指的是电磁感应线圈组件或电阻丝发热炉盘。
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组件中的电磁感应线圈通过感应线圈连线与一电源电路插座相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插座设置在锅体上。
所述电源电路插座设置在所述锅体上固定连接的手柄上。
所述电源电路插座可连接至一个功率电控装置,所述电源电路插座与所述功率电控装置之间构成可拆卸式的连接固定。
所述电阻丝发热炉盘通过电热电源引出线与一电源电路插座相连接,所述电源电路插座设置在锅体上。
所述电源电路插座设置在所述锅体上固定连接的手柄上。
本发明所实现的功能与优点是:锅体在移动时始终保持加热控温能力;降低烹饪时间、提高烹饪效率和烹饪品质;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连接功率和电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5所示,图中标记1-20分别表示为:锅体1、锅身2、手柄3、电磁感应线圈组件4、微晶玻璃弧面板5、感应线圈连线6、电源电路插座7、温度传感器8、外接电源插头9、高频缆线10、功率电控装置11、导热层12、手柄13、手柄14、电阻丝发热炉盘15、隔热层16、电阻丝电源引出线17、底座18、电源电路插座19、电源电路插座20。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案例中的一体化电磁锅中,手柄3固定连接在锅体1的一侧供使用者持握。
如图2所示,由锅体1至锅身2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微晶玻璃弧面板5和作为加热装置的电磁感应线圈组件4。微晶玻璃弧面板5与电磁感应线圈4两者均与锅体1弧度吻合适配,从而保证锅体1的受热均匀。微晶玻璃弧面板5和电磁感应线圈组件4均与锅体1之间连接固定形成一体,从而实现此案例一体锅在移动过程中持续对锅体1的加热与控温。微晶玻璃弧面板5的作用在于绝缘与保护,避免电流通过锅体1以及降低电磁感应线圈4被锅体1加热的功率。电磁感应线圈组件4包括电磁感应线圈、线圈骨架和设置在电磁感应线圈背面的导磁片以及温度传感器8。其中线圈骨架用于固定电磁感应线圈,导磁片用于阻挡由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加热锅身2,使得只有锅体1被加热。温度传感器8用于感应锅体1的当前温度,从而实现对锅体1的温度进行精确实时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博赟,未经王博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98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