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间电磁刻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9784.0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5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臧德福;李智强;姬永力;郭红旗;晁永胜;葛承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G01V13/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100728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刻度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间电磁刻度方法,涉及应用地球物理测井及勘探技术领域,该井间电磁刻度方法通过对井间电磁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数据进行测量,结合数值计算方法完成了对井间电磁发射机与接收机的刻度过程。该种井间电磁刻度方法,首先计算得到多个电阻率条件下第一距离、第二距离时,理论幅度值之比以及理论相位值之差;而后测量得到实际幅度值之比与实际相位值之差;通过最小二乘法反演比对得出待测地面的地层电阻率,并根据该地层电阻率以及实际测定的实际幅度值、实际相位值以及接收机接收的实际幅度值、实际相位值,计算出仪器幅度刻度系数以及仪器相位刻度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地球物理测井及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间电磁刻度方法。
背景技术
井间电磁测井技术是在单井电磁波测井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测井方法。它通过将发射器置于发射井中,采用10Hz-10kHz的甚低频向地层发射电磁波,而将接收器置于邻近的接收井中接收电磁波,采用计算机层析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反演,从而提供反映地层油、气、水分布的二维乃至三维的电阻率成像,最终实现对井间地层岩石导电特性的测量和描述,大大提高了对地层特性的描述能力。然而发明人发现,为确保井间电磁测井数据的准确性,需要对井间电磁测量仪器进行刻度,而传统的刻度方法无法完成该刻度过程,影响了井间电磁测井成像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井间电磁刻度方法,该井间电磁刻度方法通过对井间电磁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数据进行测量,结合数值计算方法完成了对井间电磁发射机与接收机的刻度过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井间电磁刻度方法,包括:
步骤(1):利用麦克斯韦方程,计算多个电阻率条件下发射机、接收机之间间隔为第一距离A时,接收机接收得到的理论幅度值TTAA以及理论相位值TTPA;
以及多个电阻率条件下发射机、接收机之间间隔为第二距离B时,接收机接收得到的理论幅度值TTAB以及理论相位值TTPB;
计算第一距离A、第二距离B条件下理论幅度值之比CDTA以及理论相位值之差CDPA;
其中,CDTA=TTAB/TTAA;CDPA=TTPB-TTPA;
步骤(2):将接收机与发射机置于待测地面上,以发射机、接收机之间间隔为第一距离A为条件进行一次电磁测量,检测得到接收机接收的实际幅度值RAA以及实际相位值RPA;
以发射机、接收机之间间隔为第二距离B为条件进行一次电磁测量,检测得到接收机接收得到的实际幅度值RAB以及实际相位值RPB;
计算第一距离A、第二距离B条件下实际幅度值之比DDA与实际相位值之差DDP;
其中,DDA=RAB/RAA;DDP=RPB-RPA;
步骤(3):将实际幅度值之比DDA、实际相位值之差DDP分别与理论幅度值之比CDTA、理论相位值之差CDPA进行对比,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最佳匹配点,反演得出待测地面的地层电阻率Rt;
步骤(4):查找得到地层电阻率Rt条件下,发射机、接收机之间间隔为第二距离B时,接收机的理论幅度值FAB以及理论相位值FPB;
检测发射机发射的实际幅度值TAA、实际相位值TAP以及接收机接收的实际幅度值RAB、实际相位值RP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9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