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晕稳定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9507.X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7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荆丙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丙礼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10086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 机构 | ||
1.一种防晕稳定机构,包括上平台(1)、双自由度关节一(2)、双自由度 关节二(3)、双自由度关节三(4)、作动器一(5)、作动器二(6)、作动器三(7)、 机构控制器(9)、单自由度关节一、(10)、单自由度关节二(11)、单自由度关 节三(12)和下平台(8);其特征在于:下平台(8)与交通工具固联,机构控 制器(9)固定在下平台(8)上,作动器一(5)、作动器二(6)、作动器三(7) 的基座分别通过单自由度关节一(10)、单自由度关节二(11)、单自由度关节三 (12)固定在下平台(8)上,作动器一(5)、作动器二(6)、作动器三(7)的 另一端分别通过双自由度关节一(2)、双自由度关节二(3)、双自由度关节三(4) 设施固定在上平台(1)上,机构控制器(9)固定在下平台(8)的任意位置, 用于感知下平台(8)的空间姿态角变化,根据姿态角控制作动器一(5)、作动 器二(6)、作动器三(7),通过实时改变作动器一(5)、作动器二(6)、作动器 三(7)的推杆长度,使上平台(1)的空间姿态始终平衡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晕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双自由度关节 一(2)、双自由度关节二(3)、双自由度关节三(4)绕上平台(1)的几何中心 呈等距离均匀圆周分布,并固定在上平台(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晕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单自由度关节 一、(10)、单自由度关节二(11)、单自由度关节三(12)绕下平台(8)的几何 中心呈等距离均匀圆周分布,并固定在下平台(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晕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作动器一(5)、 作动器二(6)、作动器三(7)的构成分别包括电机、传动机构、丝杠、推杆、 位置传感器、限位开关和基座,且3个作动器的功能及参数完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防晕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电机固定 在基座上,传动机构将电机力矩输出到丝杠上,丝杠带动推杆完成直线往复运动, 位置传感器与丝杠同轴联结,用于检测推杆的位移量,并转换为电参量反馈信号, 限位开关固定在基座上,用于检测推杆的极点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晕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构控 制器包括中央控制器、惯性敏感元件、温度传感器、信号调理单元、通信接口单 元、电机驱动器及电源变换单元,惯性敏感元件监测机座的振动及位移,并转换 为电参量送至信号调理单元,已调理信号输出至中央控制器采集、处理后,发出 控制三个作动器的推杆长度变化指令,并与作动器一、作动器二、作动器三的推 杆位移反馈量进行比较,形成三个作动器的电机驱动指令,通信接口单元实现与 上位机的数据通信,温度传感器精密补偿惯性敏感元件的检测精度,电源变换单 元提供整机的动力电源和控制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防晕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 央控制器选择嵌入式MCU、FPGA或SOC的任意类型,惯性敏感元件为加速度传 感器、陀螺仪,或两种类型的组合应用,温度传感器为模拟温度传感器和数字温 度传感器的任意类型,信号调理单元包括模拟接口电路和数字接口电路,通信接 口单元为485、CAN、RF、ZigBee任意类型的模块,驱动器为直流驱动器和交流 驱动器,电源变换单元为AC‐DC或DC‐DC拓扑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一种防晕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央控制器是本发明的控制核心,利用惯性敏感元件监测下平台的姿态变化,利用 温度传感器对惯性敏感元件精密补偿,通过信号调理、数据融合算法、坐标变换 和编程设计,转换为控制三个作动器的推杆长度变化指令,并与作动器一(5)、 作动器二(6)、作动器三(7)的推杆位移反馈量进行比较,形成三个作动器的 电机驱动指令,实现上平台(1)的平衡稳定。
9.根据权利要求1、6、7或8所述的一种防晕稳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稳定机构的工作原理基于二阶闭环系统,过程控制实现基于现代数字测控技 术,所述中央控制器的数据融合算法,对双轴陀螺仪的速度输出信号进行积分, 得到下平台(8)的粗精度空间姿态角,通过对三轴振动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采样、 处理,得到下平台(8)的高精度空间姿态角,用高精度空间姿态角实时修正低 精度空间姿态角,并结合温度传感器反馈信号进行温度补偿,即可得到下平台(8) 实时、精密的空间姿态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丙礼,未经荆丙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95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