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雾、降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610079251.2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7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呈祥;叶伟武;甄凯旋;张繁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伟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单燕君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尘 装置 | ||
1.一种消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力射流器(1)、加氮系统(2)、加粉系统(3)、喷雾系统(4)和与各组件相连并进行控制的电控箱(5),加氮系统(2)、加粉系统(3)和喷雾系统(4)均与风力射流器(1)相连;风力射流器(1)底部设有与之相适配的转动支撑系统(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风力射流器(1)包括带风机的流体喷管(101)和一体管(102),流体喷管(101)入口设有护罩网(103),一体管(102)由前至后依次由吸入室(104)、喉管(105)和扩散管(106)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氮系统(2)包括液氮罐(201)、液氮管(202)、设于液氮管(202)上的调压阀(203)、设于液氮管(202)末端的液氮喷头(204);液氮罐(201)通过液氮管(202)与风力射流器(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消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氮系统(2)还包括高压氮气源(205)和氮气管(206),高压氮气源(205)通过氮气管(206)与液氮罐(201)相连;氮气管(206)上设有调节阀(207)、压力表(208)、流量计(209)和电磁阀(2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消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粉系统(3)包括粉料桶(301)、空压机(302)、粉泵(303)、吸粉管(304)、空气管(305)和气粉管(306);粉料桶(301)通过吸粉管(304)与粉泵(303)连接,空压机(302)通过空气管(305)与粉泵(303)连接,粉泵(303)通过气粉管(306)与风力射流器(1)连接;空气管(305)上设有调节阀(307),气粉管(306)末端设有粉料喷头(3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喷雾系统(4)包括水箱(401)、溶药箱(402)、文丘里管(403)和喷雾管(404),文丘里管(403)分别通过喷雾管(404)与水箱(401)、溶药箱(402)和风力射流器(1)相连;水箱(401)内设有与喷雾管(404)始端连接的高压水泵(405),喷雾管(404)的末端设有喷雾头(406),喷雾管(404)上设有调节阀(407)、静态混合器(408)和流量计(409),调节阀(407)位于文丘里管(403)与溶药箱(402)之间,静态混合器(408)和流量计(409)位于文丘里管(403)与风力射流器(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消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液氮喷头(204)、粉料喷头(308)和部分喷雾头(406)以同心的方式设置在吸入室(104)的腔室内,余下部分的喷雾头(406)以同心的方式设置在扩散管(106)的管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或7所述的一种消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支撑系统(6)包括箱式的主体(601)、旋转控制机构(602)和仰角控制机构(603);旋转控制机构(602)包括U型的支架(604)和支架(604)下部的转轴(605),转轴(605)下部与主体(601)相连,支架(604)上部与仰角控制机构(603)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消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支撑系统(6)内还设有无线信号收发器(6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伟武,未经叶伟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92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冷却降湿除水装置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家用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