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形转角任意四边丁晴橡胶固定夹板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8890.7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6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雄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转角 任意 四边 橡胶 固定 夹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测试固定夹板,尤其涉及这样一种四周都能放大或缩小,且用于测试玻璃强度的圆形转角任意四边丁晴橡胶固定夹板。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重要的玻璃部件,例如大型玻璃幕墙和玻璃天顶,航空航天器的风挡玻璃都是采用钢化玻璃等特种玻璃,对玻璃性能要求非常严格,因此检验玻璃的性能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从2003年5月1日起,我国对汽车、火车、建筑上所用的安全玻璃实施强制性检验制度,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施加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安全玻璃产品不得出厂、进口和销售。
特别是在汽车等特殊领域的玻璃应用中,一个设计完善的检具是决定一款玻璃产品质量稳定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由于现在汽车设计的多样性,相应的车上的玻璃也日趋复杂,玻璃外形上往往不是正方形或者矩形,呈现平行四边形或者梯形的玻璃比比皆是,以往对于这类不规则四边形玻璃的检测,没有统一的固定夹板,只能用透明胶带纸或其他方式约束玻璃周边,或在钢化玻璃上覆盖一层薄膜,以防止玻璃碎片溅开。同时胶带也有被钢化玻璃炸裂力量崩开的可能性,导致操作人员受伤,因此,对钢化玻璃碎片试验装置的改进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圆形轨道滑移槽,对测试固定夹板进行可调节的任意四边同平面设计,实现了多种尺寸不同规格的玻璃等钢化玻璃板,可以共用一套测试固定夹板,就能完成辅助测试玻璃的强度。
具体如下:圆形转角任意四边丁晴橡胶固定夹板,包括四只结构尺寸相同的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每只夹板由夹持部分和滑移转角部分所组成;第一夹板上的第一夹持部分与第一滑移转角部分之间由轴销铆钉可旋转连接,第二夹板上的第二夹持部分与第二滑移转角部分之间由轴销铆钉可旋转连接,第三夹板上的第三夹持部分与第三滑移转角部分之间由轴销铆钉可旋转连接,第四夹板上的第四夹持部分与第四滑移转角部分之间由轴销铆钉可旋转连接;作为改进:
所述的夹持部分的上表面为夹持上平面,夹持上平面的一端有圆形凸轨,圆形凸轨与夹持上平面之间有过渡凸轨;所述的夹持上平面的另一端有台阶通孔,台阶通孔两侧有通孔夹角面,两侧通孔夹角面之间的夹持上平面上有转角刻度;
所述的滑移转角部分的下表面为滑移下平面,滑移下平面上有旋转通孔,旋转通孔一侧有转角视孔;旋转通孔另一侧有拱形弧面,拱形弧面相对面有阶梯平面,阶梯平面上有圆弧通槽,圆弧通槽两端开口,圆弧通槽两侧分别有两个通槽螺孔;自润滑衬套上有衬套外圆弧和衬套内圆弧以及衬套固定面,衬套固定板上有两个沉头通孔以及固板接触面和固板间隙边;四颗固板螺钉分别穿越两块衬套固定板上的沉头通孔,四颗固板螺钉分别与所述的通槽螺孔螺旋紧固配合,将所述的固板接触面固定在所述的阶梯平面上;所述的固板接触面同时紧压着所述的衬套固定面,将所述的自润滑衬套固定在所述的圆弧通槽之中;所述的自润滑衬套采用自润滑材料,该自润滑材料为复合聚四氟乙烯,复合聚四氟乙烯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聚四氟乙烯71~73%、石墨粉21~23%、聚苯酯5~7%;
所述的圆形凸轨14表面上有一层厚度为0.24—0.26毫米的硬质钛合金镀层,该硬质钛合金镀层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Ti:21.3—21.5%、Ni:3.2—3.4%、Zn:2.6—2.8%、Al:2.2—2.4%、W:2.2—2.4%、Nb:1.1—1.3%、C:1.0—1.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Si少于0.20%、Mn少于0.25%、S少于0.012%、P少于0.015%,该硬质钼合金镀层的表面洛氏硬度值为HRC58—60;
所述的夹持上平面内侧有夹持斜坡,夹持斜坡上有防脱落凹槽,橡皮压片上有防脱落凸条,防脱落凸条与所述的防脱落凹槽之间为嵌入式过盈配合;所述的橡胶压片采用合成丁晴橡胶,其材料成分为:丁晴橡胶40~42%、炭黑25~27%、氧化锌5~7%、二丁酯11~13%、硬脂酸0.4~0.6%、石蜡:5.1~5.3%、促进剂1.4~1.6%、防老剂1.2~1.4%,其余为填充料。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夹持斜坡与所述的夹持上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1~63度;所述的防脱落凹槽深度为2.3~2.5毫米,防脱落凹槽底部宽度为4.6~4.8毫米,防脱落凹槽开口宽度为4.3~4.5毫米;所述的防脱落凸条高度为2.1~2.3毫米,防脱落凸条上口宽度为4.7~4.9毫米,防脱落凸条根部宽度为4.3~4.5毫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雄,未经张志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88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