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险杠与翼子板连结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78251.0 | 申请日: | 2016-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9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 发明(设计)人: | 萧冬;龙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冬;龙妮 |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2D2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8 | 代理人: | 刘玲玲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险杠 翼子板 连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结体,具体涉及一种保险杠与翼子板连结体,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汽车技术中,绝大部分保险杠与翼子板均为金属件,二者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金属连接。此种连接方式不仅重量重,而且安装拆卸麻烦,同时还存在易于氧化腐蚀的缺点。
对于一些采用轻量化白车身的车辆来说,翼子板和保险杠一般采用塑料或者其它非金属材料制成,若仍采用传统的金属连接结构和连接方式,则无法满足轻量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方便、拆卸容易、能很好的满足车身轻量化需求的保险杠与翼子板连结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保险杠与翼子板连结体,包括:保险杠2和翼子板1,其特征在于,前述保险杠2和翼子板1的连接边缘分别设计成相互匹配的卡接形状和螺接形状,其中,
前述保险杠2的连接边缘处设置有卡槽21、凸头22和螺孔基片23;
前述翼子板1的连接边缘处设置有卡头11、限位块12和螺孔基片13;
当保险杠2和翼子板1的连接边缘匹配连接好后,保险杠2的凸头22与翼子板1的限位块12相互限定,保险杠2的卡槽21与翼子板1的卡头11相互限定,保险杠2的螺孔基片23与翼子板1的螺孔基片13相互对应,并通过螺母4进行固定。
前述的保险杠与翼子板连结体,其特征在于,前述保险杠2和翼子板1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前述的保险杠与翼子板连结体,其特征在于,前述保险杠2和翼子板1采用塑料制成。
前述的保险杠与翼子板连结体,其特征在于,前述保险杠2和翼子板1采用注塑工艺成型。
前述的保险杠与翼子板连结体,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翼子板1中,限位块12呈“L”形。
前述的保险杠与翼子板连结体,其特征在于,前述螺母4上套有簧片3。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保险杠和翼子板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连接更方便,拆卸更容易,连接后的连结体结构更加紧凑、密封,犹如一个整体,外形更美观,使用寿命更长;
(2)保险杠和翼子板固定时,仅需少量螺钉,大大减少了金属件的使用量,满足了车身轻量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连结体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整体外部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连结体的整体内部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连结体的卡接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连结体的螺接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翼子板、2-保险杠、3-簧片、4-螺母、11- 卡头、12-限位块、13-螺孔基片、21-卡槽、22-凸头、23-螺孔基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保险杠与翼子板连结体包括:保险杠2 和翼子板1,二者的连接边缘分别设计成相互匹配的卡接形状(以保证二者连接的整体性,减小连接面隙)和螺接形状(以保证连结体的稳固性),其中,保险杠2的连接边缘处设置有卡槽21、凸头22和螺孔基片23;翼子板1的连接边缘处设置有卡头11、限位块12(优选呈“L”形的限位块)和螺孔基片13。
当保险杠2和翼子板1的连接边缘匹配连接好后,保险杠2的凸头22与翼子板1的限位块12相互限定,保险杠2的卡槽21与翼子板1的卡头11相互限定,保险杠2的螺孔基片23与翼子板1的螺孔基片13相互对应,在螺孔处放置簧片3,然后通过螺母4进行固定即可。
由于保险杠2和翼子板1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以二者之间的连接更方便,拆卸也更容易。
此外,由于保险杠2和翼子板1固定时仅需使用少量螺钉4,大大减少了金属件的使用量,所以很好的满足了车身轻量化的需求。
图3是连结体的卡接示意图。图4是连结体的螺接示意图。
由图3和图4可以明显看出,连接后的连结体结构更加紧凑、密封,犹如一个整体,外形更美观。
为了更好的满足车身轻量化需求,保险杠2和翼子板1可以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采用塑料制成。
当保险杠2和翼子板1采用塑料制成时,优选采用注塑工艺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冬;龙妮,未经萧冬;龙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8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预打击件的安全锤
- 下一篇:基于脑电波检测的出租车驾驶人员状态报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