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水面航行器收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7273.5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0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牛阿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远创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水面 航行 器收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收放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水面航行器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无人水面航行器虽然能自主返回母船,但回收程序十分复杂。传统的回收方式有两种:笼式回收和导轨式回收。笼式回收是根据需要回收的无人水面航行器的尺寸做一个特定的吊笼,回收时,下放吊笼至水面,无人水面航行器开至吊笼内,液压绞车将吊笼吊起;导轨式回收是利用无人船上自带的挂钩装置,操作人员下到无人船上进行挂钩操作。笼式回收缺点:需要针对特定的无人船做特定的吊笼,成本高,无人船进吊笼时,操船难度高,容易损坏船底部的水声设备。导轨式回收缺点:安装导轨需要对母船进行较大的改造,增加难度,收船时需人员到无人船上进行挂钩,难度大,海上作业危险性大。
市面上缺少一种既能够快速布放回收、并且不需要人工到无人水面航行器上进行挂钩作业的、不对无人水面航行器结构造成损坏的收放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人水面航行器收放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水面航行器收放装置,包括抛绳模块、吊机模块和承重支架,还包括通过导线与所述抛绳模块和吊机模块相连的控制模块,所述抛绳模块设置在所述承重支架的一侧,所述吊机模块设置在所述承重支架的上部,所述吊机模块的上端设有吊锤接收器,下端设有锥形吊锤锁紧装置,所述抛绳模块通过导绳与所述锥形吊锤锁紧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吊机模块还包括用以存放导绳的绳桶,位于所述承重支架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用来控制抛绳模块和吊机模块的工作,位于所述称重支架的另一侧。
进一步,所述抛绳模块设有两个相并列的抛射炮筒,所述抛射炮筒内设有牵引绳,所述抛射炮筒的下端设有机械或门,所述牵引绳通过机械或门与所述导绳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吊机模块的下端,位于所述锥形吊锤锁紧装置上还设有吊锤位置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吊锤接收器为圆锥形。
进一步,所述承重支架采用工字钢或方管焊接而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压缩空气,将牵引绳抛绳到无人水面航行器的母船上,改变了传统的需要有人进行实际挂钩操作或者需要采用与无人水面航行器相匹配的吊笼进行吊装的方式,并且本发明设有吊锤接收装置,吊锤下放时能够沿着抛绳模块发射出的与母船相连接的导绳进行移动,极大增加了吊锤与吊锤接收器相连接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无人水面航行器收放装置,包括抛绳模块1、吊机模块2和承重支架3,还包括通过导线与所述抛绳模块1和吊机模块2相连的控制模块,所述抛绳模块1设置在所述承重支架3的一侧,所述吊机模块2设置在所述承重支架3的上部,所述吊机模块2的上端设有吊锤接收器21,下端设有锥形吊锤锁紧装置22,所述抛绳模块1通过绳缆与所述锥形吊锤锁紧装置22相连接,
所述吊机模块2还包括用以存放导绳的绳桶23,位于所述承重支架3的一侧,所述吊机模块2的下端还设有吊锤位置传感器24,用来感应锥形吊锤4是否与吊锤接收器21匹配就位。
所述抛绳模块1设有两个相并列的抛射炮筒11,所述抛射炮筒11内设有牵引绳,所述抛射炮筒11的下端设有机械或门12,所述牵引绳通过机械或门12与所述导绳相连接,在抛绳模块1抛出牵引绳后,牵引绳通过机械或门12带动获得导绳,其中,机械或门12的原理是采用两片连接卡片,将导绳和牵引绳组合连接在一个壳体内,吊机模块2上固连的导绳的一端连接到两片连接卡片上,并且抛射炮筒11内的两个牵引绳也分别与两片连接卡片连接,这样在两个相并列的抛射炮筒11单独抛射任何一股牵引绳时都能带动连接到导绳;牵引绳经过抛射炮筒11的抛射,到达用来吊装无人水面航行器的母船上的吊机时,收紧牵引绳,以获得导绳,并将获得的导绳穿过设置在吊机上的锥形吊锤4;锥形吊锤4连接母船吊机并沿着导绳下落至所述吊锤接收器21,吊锤位置传感器24检测到锥形吊锤4下落到指定的位置(吊锤接收器21)后,锥形吊锤锁紧装置22自动锁紧,并发出已锁紧信号——可起吊无人水面航行器。采用两个相并列的抛射炮筒11设计,使用时,只使用其中一个,另一抛绳炮筒11作为备用。
所述吊锤接收器21为圆锥形,所述承重支架3采用工字钢焊接而成。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远创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远创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72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