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膜式卧式蓄能罐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6982.1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1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昌;邹胜文;陈向阳;李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泰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谭昉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卧式 蓄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膜式卧式蓄能罐,包括罐体,罐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热腔出口和冷腔出口,罐体中部设有分隔部件,分隔部件将罐体内部分隔为互不连通的热腔和冷腔,热腔连通热腔出口,冷腔连通冷腔出口,分隔部件包括可朝热腔出口方向或冷腔出口方向形变的弹性隔膜。水流通过蓄冷泵或者放冷泵打入冷腔或者热腔,并且随着水泵的不断工作,冷腔与热腔中有一侧腔体不断变大而另一侧腔体不断变小,弹性隔膜向腔体变小一侧拉伸,弹性隔膜的存在阻断冷、热水混合,提高蓄冷与放冷的效率,而且由于弹性隔膜是受水压而被动变形来改变两个腔体的容积,无需额外的驱动部件,因此蓄能罐能够节省材料,其有效容积大。本发明可应用于蓄能布水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能布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性膜式卧式蓄能罐。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不断发展,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计算处理需求不断提高,导致服务器发热量不断增加,必须不间断给服务器供给冷量以保证服务器的正常运行。上述场所主要用中央空调进行日常供冷,在遇到市电停电时,中央空调会出现故障停机,此时虽可以通过备用发电机重新启动中央空调,但是从启动到正常供冷需要5-10分钟时间,此时间段内如不持续给服务器供冷则必然会导致服务器由于温度过高而宕机。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需要在中央空调系统内串联或并联贮水罐。目前卧式蓄能罐主要采用挡板式布水,通过蓄能罐内挡板结构的设置将卧式罐沿长度方向分为多个腔,在单个腔内利用温度分层原理(即冷水密度大热水密度小)来避免冷热水之间的混合来提高蓄冷及放冷效率。但挡板式布水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挡板与罐壁连接处会存在水流流动死角;2.挡板与挡板隔成的小通道内流速过快,水会由于惯性作用沿挡板流动,导致进入单腔内的水在同一平面内各点出水流不均匀,无法很好利用温度分层原理来避免冷热水之间的混合,蓄冷及放冷效率不高;3.蓄冷罐内需设置多个挡板,不但耗材多、占用有效蓄冷空间的体积多,而且还由于挡板的阻碍无法进入蓄冷罐内进行维修或清洗。
为此,CN 204202067U公开了一种蓄冷罐,利用机械传动件控制隔板来回移动,来调节两个腔体的容积,从而实现蓄冷和放冷的过程。但是隔板需要相对于蓄冷罐滑动,其与蓄冷罐罐壁的密封很难做好,冷、热水存在混合的可能,而且需要机械结构控制隔板的平移,无疑会使得蓄冷罐较为复杂,蓄冷罐内部容积相应变小,使得制造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膜式卧式蓄能罐,其结构简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弹性膜式卧式蓄能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热腔出口和冷腔出口,所述罐体中部设有分隔部件,所述分隔部件将罐体内部分隔为互不连通的热腔和冷腔,所述热腔连通热腔出口,冷腔连通冷腔出口,所述分隔部件包括可朝热腔出口方向或冷腔出口方向形变的弹性隔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罐体内设有拦截网,所述拦截网在弹性隔膜的形变路径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隔膜在形变后呈筒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部件包括环形的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外端面与罐体内壁密封连接,固定圈内侧与弹性隔膜的边缘密封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圈包括位于外侧的焊接头,所述焊接头具有与罐体内壁贴合连接的焊接端面从而形成固定圈的外端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圈的内侧设置有两块对向平行设置的环形夹片,所述弹性隔膜的边缘具有固定裙,所述固定裙通过螺栓组件夹紧固定在两环形夹片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裙与任一环形夹片之间还接有垫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罐体对应于冷腔、热腔的位置均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排气阀和维修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泰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泰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6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