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形芽孢杆菌2317-2胞外代谢产物的提取方法及抗肿瘤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6897.5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4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陈娜;周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8/16 | 分类号: | A61K38/16;A61P35/00;C07K14/32;C07K1/30;C07K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 芽孢 杆菌 2317 代谢 产物 提取 方法 肿瘤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形芽孢杆菌2317-2胞外代谢 产物的提取方法及抗肿瘤应用。
背景技术
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sphaericus,Bs),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是一种末端 有膨大的内生孢子囊的好氧细菌,其菌落为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并且 闪着油脂样的光,菌落为白色或淡黄色。球形芽孢杆菌的培养体有营养体期和 芽孢期两个发育阶段,其中二元毒素蛋白在其芽孢期产生。球形芽孢杆菌的细 胞形态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有所不同。营养体期细胞形态为杆状,周围有鞭 毛,并且活动活跃。在芽孢期时,由于芽孢的形成使菌体的末端膨大,呈鼓槌 状突起,待芽孢成熟,伴胞晶体被包在芽胞外膜内。不同的球形芽孢杆菌的芽 孢其形态和大小都不同。在球形芽孢杆菌生长时期,有些菌株会产生伴胞晶体, 有些不产生。伴胞晶体与杀蚊活性相关。所有的球形芽孢杆菌,由于缺乏三羧 酸循环的中间酶导致其不能代谢糖类物质,但是可以利用其它碳化合物作为碳 源。球形芽孢杆菌在40℃生长,生物素、硫胺素等生长因子能促进其生长。
在芽孢形成时期两个蛋白相互作用折叠组成晶体,单独表达的BinA和 BinB不能形成伴胞晶体,只能形成无定形包含物。只有BinA蛋白对蚊虫有毒, 但是毒力比较小。单独的BinB对蚊虫无毒,但是能够增强BinA蛋白的毒力。 只有它们同时存在,才能对蚊虫有较高的毒性。Western-Blot实验表明BinA和 BinB蛋白间没有交叉反应,说明这两个蛋白之间没有同源性。一般认为,BinA 决定毒素蛋白的杀蚊活性和特异性,而BinB主要与蚊幼虫的肠敏感位点特异 性结合。二者同时存在,才能发挥毒素蛋白的杀蚊毒性。
生物毒素是由生物体产生并使其他生物体受到伤害或者致死的物质。生物 毒素不仅具有毒理作用,还具有药理作用。生物毒素也称为天然毒素,包括植 物、动物、微生物所产生的有毒物质。根据作用机理,这些毒素分为:细胞溶 解霉素、直接作用于细胞、抑制蛋白质合成、作用于离子通道、作用于细胞骨 架、溶血或凝血的毒素等。生物毒素一般均有抗癌活性,有些生物毒素对肿瘤 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有些生物毒素抑制肿瘤的血管再生,从而抑制肿瘤生 长。
微生物代谢产物包括毒素,在治疗和/或抑制肿瘤或在肿瘤辅助诊断、预 后中有广泛应用,包含球形芽孢杆菌2317-2的基因重组或组合物及其抗癌作 用等生物活性,及其应用上的基因重组或组合物、相关代谢产物、生物毒素的 抑制/杀灭真菌、细菌、蚊虫、肿瘤细胞等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然而,目前关 于球形芽孢杆菌2317-2的胞外代谢产物的相关抗肿瘤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形芽孢杆菌2317-2胞外代谢产物的提取方 法及抗肿瘤应用,经该提取方法分离纯化得到了球形芽孢杆菌2317-2胞外代 谢产物二元毒素晶体蛋白,经证实该二元毒素晶体蛋白能够有效应用于抗肿瘤 药物的制备中。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芽孢杆菌2317-2胞外代谢产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 中的应用,所述球形芽孢杆菌2317-2胞外代谢产物为二元毒素晶体蛋白。
所述二元毒素晶体蛋白是由等量的41.9kDaBinA和51.4kDaBinB组成。
所述的药物为抗肝癌7721、肝癌7402、肺癌A549、乳腺癌MCF7或乳腺 癌HELA的药物。
所述的药物为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抑制肿瘤细胞迁移 的药物。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的球形芽孢杆菌2317-2胞外代谢产物的提取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将球形芽孢杆菌2317-2在LB固体培养基上活化后,接种于LB液体 培养基中,在30℃下震荡培养过夜;
2)以1:100的比例,将培养过夜的菌液转接入MBS培养基中,震荡培养 至芽孢晶体从菌株中完全释放,收集发酵液,离心取沉淀,将沉淀洗涤后重悬 处理,然后在超声波处理,直至晶体、芽孢及细胞碎片充分分散,震荡混匀, 除去泡沫,离心,取沉淀;
3)向沉淀中加水制成悬液,再加入溶菌酶,使悬液中溶菌酶的终浓度为 0.1~0.2mg/ml,然后再37℃处理2~3h,期间每30min取出轻柔混匀数次,然 后离心收集沉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68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