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卷轴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6469.2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9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董侃;任宇珂;项春意;吉心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尚越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30/20 | 分类号: | H02S30/20;H02J7/3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刘正君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卷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卷曲方便、防止松散、功能丰富的太阳能卷轴。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全球总能耗的74%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化石能源的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资源却在日益耗尽。同时化石能源的无节制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各国纷纷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作为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太阳能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发展目标。
目前的太阳能充电装置一般都因无法折叠而面积比较大,不方便携带,使得很多户外活动爱好者在旅行或者郊游时因为手机、数码相机或者MP4等电子产品电池用完而不能及时充电感到烦恼,甚至有些游客在野外迷路也因为手机电池用完而与外界通讯中断,无法安全回家;即使已有的一些方便携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也是工艺比较粗糙,太阳能电池板的定位不够精确,造成整体美观度差、使用寿命短。
随着柔性太阳能电池板的出现,人们也发明了许多便携式的太阳能充电装置,但这些便携式的太阳能充电装置还存在许多缺陷,如可用太阳能电池板面积太小,或者携带还是不够方便。如一般的电池包结构,其包括两片基板,基板之间铰接相连,在基板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上还设置有上盖,这种电池包能进行左右折叠,但这种电池包基板采用硬材质制作而成,一般只能进行简单的折叠,折叠后面积仍然很大,而且电池包的厚度也很厚,携带还是很不方便。如专利号为201020152024.6,名称为太阳能电池包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电池包包括基体和盖体,盖体枢接于基体的一侧,可绕其旋转一定角度。该基体为矩形结构,中间形成有容置腔,可以防止太阳能电池板。该电池包只能进行简单的折叠,且其折叠后厚度较厚,仍然占用了很大空间体积。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太阳能电池板面积大,且又能方便携带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便携式太阳能充电装置太阳能面板展开面积小,以及只能简单折叠,折叠后体积较大,仍然不是携带很方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卷轴式抽拉、展开面积大、使用携带方便的太阳能卷轴。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太阳能卷轴,包括筒状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卷绕有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壳体上设有供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抽出的抽出口,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一端开口上设置有旋转端盖,在旋转端盖与转轴之间设置有根据转动将两者相联动和脱离的联动件。本发明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卷绕在壳体内的转轴上,使用时从抽出口将太阳能电池板抽出并展开,在不使用时将太阳能电池板缩入壳体内,传统采用扭簧结构依靠弹力自动将太阳能电池板卷绕子转轴上,但太阳能电池板柔性有限,且对于较大的太阳能卷轴,仅仅依靠扭簧结构并不能很好的将太阳能电池板缩回壳体内,容易造成太阳能电池板卡在抽出口上的问题,而若采用较大的扭簧,在太阳能电池板缩回时力度较大速度较快,很容易对太阳能电池板造成损伤。本发明通过设置旋转端盖,在需要将太阳能电池板缩入壳体内时,可以通过旋转,将旋转端盖与转轴相联动,手动进行卷绕,防止了太阳能电池板卡在抽出口,且防止快速缩入而对太阳能电池板造成损伤的问题。在需要将太阳能电池板抽出时,取消旋转端盖和转轴的联动,使得太阳能电池板顺利抽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壳体一端开口上设置有旋转沿,所述旋转端盖转动扣置在旋转沿外壁上,所述联动件内外滑动活动连接在旋转沿的内壁上,在旋转端盖上设置有推动沿,所述推动沿旋转沿内壁插入在旋转沿开口内,在推动沿前端面上设置有推动键,在联动件外侧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推动键对应的卡键,在联动件内侧一端面上设置有卡齿,在转轴对应联动件一端上设置有径向外伸的凸缘,在凸缘表面上设置有与卡齿相对应的齿槽。本方案中旋转推动键,推动键与卡键接触并挤压卡键,这样使得联动件向内滑动,联动件的卡齿与凸缘上的卡槽相啮合,将联动件与转轴相联动,继续旋转推动键,推动键与卡键相卡,这样将旋转端盖也与联动件、转轴相联动,转动旋转端盖就能旋转转轴,就能将太阳能电池板卷入在转轴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联动件外壁与旋转沿内壁相贴,在联动件外壁上环绕外壁设置有限位槽,在旋转沿内壁上环绕内壁对应设置有限位条,限位条对应嵌入在限位槽内,且限位槽位于外侧的一端与限位条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本方案限位槽、限位条限制了联动件只能内外滑动,限位槽宽度大于限位条宽度,且限位槽宽度限制了联动件移动距离。复位弹簧使得联动件保持向外移动的状态,使得常态下联动件与凸缘相分离,转轴能自由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尚越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尚越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64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