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懒人打伞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5947.8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1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彦林 |
主分类号: | A45B11/00 | 分类号: | A45B11/00;A45B11/02;A45B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471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懒人 打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懒人打伞器。
背景技术
雨伞,作为防雨、遮阳工具,被大量使用。使用时,通常先将雨伞打开,用手握住伞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懒人打伞器,通过将伞杆夹紧在第一夹持凹槽与第二夹持凹槽之间,然后将背包的带子(或其他随身携带的物体)夹在固定空腔内,以将伞杆固定,从而解放双手。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懒人打伞器,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其中:
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三构件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连接后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围成两端具有开口的固定空腔;
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三构件连接后,所述第一构件朝向所述第三构件的侧面设有第一夹持凹槽,所述第三构件朝向所述第一构件的侧面设有第二夹持凹槽,所述第一夹持凹槽和所述第二夹持凹槽的开口相对,以将伞杆夹紧在所述第一夹持凹槽和所述第二夹持凹槽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构件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构件上,所述第二构件和所述第一构件铰接的一端的相对端与所述第一构件通过第一锁紧机构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紧机构为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构件与所述第一构件扣合的端部设有第一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构件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构件上,所述第三构件和所述第一构件铰接的一端的相对端与所述第一构件通过第二锁紧机构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锁紧机构为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构件与所述第一构件扣合的端部设有第二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构件和所述第三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的两个相对侧面上。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固定绳,所述第一构件通过所述固定绳与人的身体或随身携带的物体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将伞杆夹紧在第一夹持凹槽与第二夹持凹槽之间,然后将背包的带子(或其他随身携带的物体)夹在固定空腔内,以将伞杆固定,从而解放双手,减少打伞带来的疲劳;
第一构件通过固定绳可与人的身体(手臂、颈肩部、腿部、甚至头部)进行固定,固定、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又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当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相对第一构件打开时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当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相对第一构件打开时又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构件;110、第一夹持凹槽;200、第二构件;210、第一倒角;300、第三构件;310、第二夹持凹槽;320、第二倒角;400、固定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懒人打伞器,如图1-图4所示,其包括第一构件100、第二构件200和第三构件300,第一构件100与第二构件200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构件100与第三构件300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构件100与第二构件200连接后第一构件100与第二构件200围成两端具有开口的固定空腔400;第一构件100与第三构件300连接后,第一构件100朝向第三构件300的侧面设有第一夹持凹槽110,第三构件300朝向第一构件100的侧面设有第二夹持凹槽310,第一夹持凹槽110和第二夹持凹槽310的开口相对,以将伞杆夹紧在第一夹持凹槽110和第二夹持凹槽310之间。
第一构件100与第二构件200可拆卸,当第一构件100与第二构件200连接(安装)后,第一构件100与第二构件200围成两端具有开口的固定空腔400,以将背包的带子或其他的长条状物体规定在固定空腔400内,从而将第一构件100相对固定;第一构件100与第三构件300可拆卸,第一构件100与第三构件300连接(安装)后,伞杆被夹持在第一夹持凹槽110和第二夹持凹槽310之间,以此将伞杆相对第一构件100固定,从而将雨伞固定,来解放双手,避免双手由于打伞带来的疲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彦林,未经陈彦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59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