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共沉淀法从卤水中分离微量铀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5613.0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孔金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永银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60/02 | 分类号: | C22B60/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1109 | 代理人: | 张春,王晓丽 |
地址: | 462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共沉淀 卤水 分离 微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共沉淀法从卤水中分离微量铀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能源缺口的不断增大,当今世界以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必然发生改变。核能作为一种人类最具希望的未来能源之一,将发挥重大作用;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到2030年世界核动力至少占全部动力的25%,最大的增长可能达到100%。
铀作为目前最重要的核能资源,必然在未来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国内铀矿总体储量并不丰富,且分布极不均匀。海水中蕴含有丰富的铀,据估计,海水中溶解的铀的数量可达45亿吨,但是海水中铀的含量极低,如果将铀从海水中提取出,需要处理大量的海水,技术工艺也较复杂。盐湖卤水与海洋相比,因其流入/蒸发比高于海洋,其中铀含量通常会比海水高,可以达到几十甚至上万倍;地下卤水情况与盐湖卤水情况类似,地下盐矿形成于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壳活动、海进海退,卤水经浓缩最终成矿,其中的铀含量也通常会高于海水。
目前,铀的来源主要有陆地矿石、海水和盐湖卤水。地下卤水作为一种非常规铀资源,还鲜有开发利用。中国是个地下卤水丰富的国家,且分布地层层位多、地域广、储量大,随着现阶段国家及企业对地下卤水资源的使用与勘探,对于高矿度卤水微量铀元素的回收提取,逐渐提上日程,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本发明针对氯化钠型地下卤水,利用共沉淀法将其中的铀分离富集,起到回收铀资源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从地下卤水中分离富集铀的工艺。
来自地下的卤水资源中,含有各种杂质金属离子,如钙、镁、锶、锰、铬等,其中主要含有钙、镁杂质离子,在共沉淀法富集铀的过程中,合理利用卤水中的钙镁离子与铀元素一起沉淀富集析出,达到分离富集的目的。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工艺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共沉淀法从卤水中分离微量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卤水中加入沉淀剂水溶性氢氧化物或水溶性碳酸盐,或两者组合,直至生成铀的共沉淀,然后通过微孔膜过滤即完成铀与卤水的分离;或将生成沉淀的卤水加压溶气,通过浮上澄清法,使铀的共沉淀与卤水分离;或将上述两种分离方法组合使用。
所述水溶性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钙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组合;碳酸盐为碳酸钠或碳酸钾。
采用加压溶气前向卤水中加入絮凝剂,絮凝剂为FeCl3、硫酸铁、三氯化铝、明矾、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或聚合氯化铝铁。
絮凝剂为FeCl3或硫酸铁时,加入后卤水中Fe含量为0.02-10mg/L;絮凝剂为三氯化铝、聚合氯化铝或聚合硫酸铝时,加入后卤水中Al含量为5-20mg/L;絮凝剂为明矾或聚合氯化铝铁时,加入后卤水中Al含量为2-10mg/L。
加入氢氧化物调节卤水pH至9-12.5。
卤水中加入的碳酸盐过碱量为0.1-10g/L。
所述微孔膜为0.1-2um。
卤水通过加压溶气使每立方米卤水中溶解空气4-6L,通过浮上澄清法形成上浮泥和下沉泥沉淀。
一种利用共沉淀法从卤水中分离微量铀的方法,优选的,向卤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生成沉淀以后,再加入FeCl3,反应完全后通过浮上澄清法分离铀的共沉淀和卤水,取分离后的卤水加入碳酸钠,生成沉淀以后,通过微孔滤膜过滤,完成铀的共沉淀与卤水分离。
一种利用共沉淀法从卤水中分离微量铀的方法,优选的,向卤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生成沉淀以后,再向卤水中加入碳酸钠,再次生成沉淀以后,通过微孔滤膜过滤,完成铀的共沉淀与卤水分离。
本发明采用共沉淀法富集卤水中的铀元素,通过利用卤水自身所含的杂质离子(钙、镁等),于其中加入沉淀剂(如碳酸钠、氢氧化钠)以及絮凝剂如FeCl3,使杂质离子形成沉淀,在沉淀过程中,溶液中的铀与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钙沉淀形成共沉淀,从而能够将铀元素从卤水中进行富集分离,之后再通过预处理(浮上澄清法)以及过滤操作,将沉淀物与卤水进行分离。采用本发明共沉淀法富集分离卤水中的铀,分离效果好,铀回收率最高可达到99.85%,便于大规模应用,工艺技术便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永银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永银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56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