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渗漏的渡槽结构及其渡槽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5592.2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5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钟正勇;黄春华;刘文立;刘元飞;袁明道;马定球;陈炜新;吴峥斌;徐云乾;陈竖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漏 渡槽 结构 及其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渗漏的渡槽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渡槽本体,还包括适配于渡槽本体内的衬套,所述衬套与渡槽本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衬套设置有用于灌装混凝土的灌浆堵头,所述衬套与渡槽本体固定连接。本渡槽结构在原有老旧渡槽的基础上,结合衬套灌浆形成混凝土层,该混凝土层对渡槽形成加固作用,所述衬套形成防渗防漏的效果,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防漏性能好;能最大限度的减小对渡槽过水面的影响,亦最大限度的减小渡槽的承重;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渡槽修复方法,利用本修复方法对老旧渡槽进行修复,本修复方法具有修复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渗漏的渡槽结构及其渡槽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渡槽,是指水渠、渠道,是流体通过的通道,通常,在水利设施上尤为常见,例如:水库、水电站、水坝等均设置有渡槽,目前,在我国的农村或部分城市地区,上世纪建设的大量渡槽依然在应用于农田灌溉、泄水,这些渡槽大部分采用混凝土等修筑而成,经过数十年的使用,大部分渠槽因年久失修而出现渗漏,当然,对于部分不常使用的渡槽来说,可以通过抽干水体进行检修的方式来修补,但对于部分重要的渡槽由于使用频繁或常年都处于使用状态,如果让其停止使用进行检修,显然影响较大,有鉴于此,发明人作出了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防渗漏的渡槽结构,本渡槽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和防漏性能好的优点;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渡槽修复方法,利用本修复方法可以提高修复效率,且在修复时不影响渡槽的正常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防渗漏的渡槽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渡槽本体,还包括适配于渡槽本体内的衬套,所述衬套与渡槽本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衬套设置有用于灌装混凝土的灌浆堵头,所述衬套与渡槽本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衬套的外侧设置有灌浆挡板,所述灌浆挡板与渡槽本体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衬套的连接处装设有伸缩件。
作为优选,所述渡槽本体设置有多个,每两个渡槽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置伸缩件的伸缩缝。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件为铜件或橡胶件,所述伸缩件还连接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伸缩件与衬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件的上方设置有压板,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过压板、伸缩件与衬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衬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底板和第二侧板,所述渡槽本体装设有膨胀螺栓,所述第一侧板、底板或/和第二侧板通过膨胀螺栓与渡槽本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衬套为钢板、塑料板或玻璃钢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渡槽的修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修复步骤:
S1.将与渡槽的内壁适配的衬套装入渡槽内进行固定,并使渡槽的内壁与衬套之间具有加固间隙;
S2.打开衬套的灌浆堵头;
S3.从灌浆堵头进行混凝土灌浆,直至混凝土将加固间隙全部填充;
S4.将衬套的灌浆堵头关闭;
S5.修复完成。
进一步的,在S1的步骤中,所述加固间隙为半封闭间隙或全封闭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5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能压差排涝抗洪阀门
- 下一篇:脱卸式道路废钢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