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麻有性繁殖用棉籽壳为主料制作萌发菌生产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5252.X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9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彩云;王永;张翔宇;阮培均;严显进;吉云;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节市中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30;A01G18/50;A01G18/40;A01G18/66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517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麻 有性 繁殖 棉籽 主料 制作 萌发 生产 方法 | ||
一种天麻有性繁殖用棉籽壳制作萌发菌生产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配比取棉籽壳、玉米面、米糠、石膏、蔗糖;2)拌料:将各组分混合搅拌至匀后加入水,加水至培养料中含水量达60%~80%,拌匀;3)装袋:将拌匀后的培养料装入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的料袋中;4)灭菌:将料袋在121℃101 kPa下高压灭菌;5)接种:从原种瓶里挖取萌发菌菌种块转入料袋内;6)培养:将接种后的料袋转移到避光培养室,于25℃下培养至萌发菌菌丝长满料袋后即可。本发明缩短了萌发菌满袋时间,提高了天麻种子萌发率,增强了培养基的耐腐性。本发明所制得的萌发菌菌种产量高、生长均匀,生长周期统一,适合于天麻的有性繁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天麻有性繁殖用棉籽壳为主料制作萌发菌生产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天麻(
以紫萁小菇为例,凡被紫萁小菇菌丝侵染的天麻种胚或原球茎细胞,随着原生质及细胞器的逐渐消失出现许多不定形的囊状体,在种胚萌发至原球茎阶段,主要靠这种囊状体对紫萁小菇菌丝进行包围消化。试验证明,天麻种子从胚萌动初期,种子发芽阶段,再到原球茎生长并分化出营养繁殖茎的整个时期,都需要消化侵入的紫萁小菇等萌发菌以获得营养,发芽后的原球茎及营养茎,如能和蜜环菌建立起营养关系,才能正常生长,长出粗壮的新生天麻。因此,萌发菌的生命力影响着天麻的生长状况,要提高天麻栽培的成功率就必须采用优良的萌发菌栽培种。
萌发菌母种或原种一般可通过商业渠道获得,对原种进行一次扩培即得到栽培种,可直接用于天麻有性繁殖。传统的以树叶为主要原料的萌发菌培养基,因树叶太薄,营养不足,致使萌发菌菌种先天不足,接种到天麻后生长不良,导致天麻原球茎因营养不足而在接蜜环菌前提前衰亡。
天麻栽培中目前广泛使用的萌发菌栽培种培养基为:78%的阔叶木屑、20%的麦麸、1%的蔗糖、1%的硫酸钙或阔叶木屑70%、玉米芯粉20%、麦麸10%、磷酸氢二钾或磷酸二氢钾0.01%。本发明人在实际栽培中发现采用该方法的培养基进行萌发菌菌种的培养时,虽然比传统的以树叶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效果好,但是却时常出现菌种生长参差不齐、部分菌种瓶长菌不均匀等情况。研究发现,天麻种子共生萌发菌属于好气真菌,在培养过程中,如果培养料装得太多或太紧,会延缓这类菌的生长,延长培养时间。由于按上述培养基配方配制的培养基过于致密、透气性差,有的还出现板结现象,在装料过程中,难以保证装料量和装料松紧度一致,导致出现菌种生长状况差异大、培养周期不一、培养条件不好控制等问题,且树叶木屑耐腐性差,不利于萌发菌的长期生长及天麻种子的萌发,从而严重影响了天麻的产量与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要解决的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及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以棉籽壳为主要原料制作萌发菌生产种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棉籽壳为主要培养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提高了萌发菌生长速度,增强天麻种子共培养时菌种培养料的耐腐性,提高了天麻种子萌发率。
天麻有性繁殖用棉籽壳为主料制作萌发菌生产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称料:按重量份配比称取原料:棉籽壳45~55份、玉米面20份、米糠23-33份、石膏1份、蔗糖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节市中药研究所,未经毕节市中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52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菇培养料棒式栽培方法
- 下一篇:双行玉米三角形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