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驱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5175.8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6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杜成顺;毕亚超;石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02 | 分类号: | H02K3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1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驱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驱动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消除漏磁的电磁驱动器。
背景技术
电磁驱动器通常由电磁线圈和永磁体组合构成,其中,利用对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及永磁体的吸引力使得动子运动。
现有电磁驱动器中的永磁体为若干弧形磁条组合成一磁环设置并暴露于电磁驱动器的一端,如此使得电磁驱动器的磁路在磁条交界处发生漏磁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漏磁的电磁驱动器。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能够消除漏磁的电磁驱动器包括动子和定子,所述定子包括筒状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线圈及永磁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及上盖,所述上盖的内侧形成一通孔,所述动子可沿轴向滑动地收容于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线圈相对,所述永磁体的极化方向为轴向极化,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均为导磁部件并轴向夹持所述永磁体。
较佳地,所述永磁体为一个磁环固持于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
较佳地,所述永磁体为多个弧形磁条拼接而成的磁环,对应所述磁条间间隙的位置处,所述上盖设置有螺孔,若干螺钉通过所述螺孔与所述磁条间的间隙将所述上盖及所述永磁体锁固于所述底座上。
较佳地,所述线圈为圆环形,缠绕于一线轴上,所述线轴为绝缘材料制成。
较佳地,所述永磁体在所述电磁驱动器装配完成之后进行轴向极化。
较佳地,所述电磁驱动器还包括一保护环,所述保护环套设于所述永磁体的外侧用于保护所述永磁体。
较佳地,所述定子设有一限位槽,所述动子设有凸棱,所述限位槽的轴向宽度大于所述凸棱沿轴向的厚度,所述凸棱卡入所述限位槽从而限定所述动子的轴向滑动行程。
较佳地,所述定子的底座包括环形的底板、自所述底板的外侧边缘垂直底板向上延伸的外壁及自底板的内侧边缘垂直底板向上凸起的凸缘,所述上盖包括一与底板平行相对顶板及自所述顶板的内侧边缘垂直底板向下延伸而与外壁平行的内壁,所述内壁内侧形成所述通孔,所述内壁的底端与凸缘的顶部间隔相对而形成所述限位槽。
较佳地,所述动子上还设置有弹性元件用于给所述动子提供弹力。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能够消除漏磁的电磁驱动器包括动子和定子,所述定子包括壳体、导磁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线圈及永磁体,所述壳体具有一通孔,所述动子的一端伸入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线圈相对,所述永磁体的极化方向为轴向极化,所述导磁部件轴向夹持所述永磁体并与所述动子形成磁回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磁驱动器利用所述永磁体轴向极化,所述壳体与上盖轴向夹持所述永磁体,从而避免了永磁体的磁通泄露。同时,本发明电磁驱动器的结构简单,便于组装,能够避免漏磁,易于推广应用。再者,本发明通过改变永磁体的极化方向及位置进而避免了漏磁,不需要其他的防漏磁装置,从而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磁驱动器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磁驱动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定子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永磁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发明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发明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磁驱动器100包括定子10及动子30。
所述定子10包括圆筒状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线圈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永磁体15。所述壳体包括底座12及上盖16。所述底座12包括环形的底板、自所述底板的外侧边缘垂直底板向上延伸的外壁及自底板的内侧边缘垂直底板向上凸起的凸缘。所述上盖 16包括一与底板平行相对的顶板及自所述顶板的内侧边缘垂直底板向下延伸而与外壁平行的内壁,从而使得所述壳体底座12及上盖16共同围合而形成收容空间18。所述内壁内侧形成一通孔50。所述内壁的底端与凸缘的顶部间隔相对而形成一限位槽。所述底座12与所述上盖16均为导磁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5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分子纳米稀土聚合物强磁能发电机
- 下一篇:酒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