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EMS微针的微创采样/注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4839.9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8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丁桂甫;刘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51 | 分类号: | A61B5/151;A61B5/15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徐红银;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ems 采样 注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和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MEMS微针的微创采样/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微量采样/注射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在医学领域尤为常见。医学领域微量采样常见人体体液检测,特别是血液检测。血液检测能够相对精确提供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参数,如血糖含量、血气指数、血小板数量等。
微量血液采样一般通过末梢采血完成,整个过程需要先对手指进行按摩和消毒,随后用针头刺入指腹,用手挤压手指,待血液流出后,先擦去第一部分血液,待再次流出后用微量吸管采集血液。整个过程较为繁琐,针刺和挤压手指都较大的增加了患者的不适,受到排斥,用微量吸管采集血液容量也不够精确。同时,挤压手指和血液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对血液成分有较大影响,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常见的微量注射包括胰岛素、疫苗注射等,注射多使用传统一次性注射器,注射后注射器内仍残留部分液体,造成药物浪费。同时传统注射针头尺寸较大,将给人造成比较明显的疼痛感,注射后的创口较大,需要细心维护,避免创口再次出血、红肿等,整个过程很难独自完成。
目前用于微量采样/注射产品中,部分产品精确度也很高,如微量注射泵等,但其价格相对较高,不易大量推广和普及,同时使用的针头相比采样微针,尺寸显著增大,造成的创口、疼感均更为明显。另外一些产品,价格便宜,对整体采样/注射体验无提升,仅部分提升采样精度。如:马荣华.自吸式定量微量采血管:中国,201310150193.4.2013-04-23。其中提到的微量采血管类似于在采血毛细吸管后增加一气囊,便于控制毛细吸管采血和释放的过程,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采血过程的准确性。但是,该专利提及的微量采血管仍运用于末梢采血中,只能起到血液收集作用,并不能独立完成整个采血过程,同时对采血过程中血液品质和容量精确度提升比较有限,最重要的是整个采血过程的使用者体验没有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MEMS微针的微创采样/注射装置,能够实现微创、无痛或者微痛的定量采样与注射,使用时无需额外动力,操作简单,完全独立操作,便于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得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MEMS微针的微创采样/注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采样微针,由MEMS工艺制备而成,包括针杆和底座两部分,针杆为实际刺入皮肤部分,底座连接执行器以实现采样微针与执行器牢固的连接;
执行器,其前端带有底座插槽,采样微针的底座插入底座插槽,以实现采样微针与执行器的牢固固定;所述执行器的内部带有微量空腔;底座插槽通过微通道与微量空腔相连,从而实现采样微针与微量空腔相通。
优选地,所述采样微针为通过MEMS工艺制备的微针,针杆长度500μm-3000μm,底座长度与执行器带底座插槽深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执行器采用带弹性的透明高分子化合物材料制作,高分子化合物为弹性透光材质,便于直观观察微量空腔内液体容量;使用时通过挤压执行器使微量空腔变形实现定量采样和注射。
优选地,所述执行器采用传统高分子化合物成型工艺制作,同时形成微量空腔、微通道、底座插槽。
更优选地,所述微量空腔的形状为圆柱、椭圆柱、梭型、方柱;优选梭型,梭型微量空腔在挤压变形时,内部空间变化率最大,空间利用率最高。
更优选地,所述微量空腔的容量体积为5μL~500μL。
优选地,所述执行器的外形为圆柱、椭圆柱、方柱,或者为圆台加圆柱,便于使用时挤压,使用更为方便。
本发明采用传统高分子化合物成型工艺制作执行器,同时形成微量空腔、微通道、底座插槽,通过微通道将微量空腔与采样微针连通;执行器制作完成后,只需将底座插入底座插槽并密封,即可完成整个微量采样/注射装置制作。使用时,由于采用的高分子化合物制作材料为弹性透光材质,能够直观观察微量空腔内液体体积多少,通过挤压微量空腔进行采样和注射,无需额外动力,同时材料为生物兼容的,保证使用过程安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创新的将传统高分子化合物成型工艺与采样微针结合,最终实现微创、无痛或者微痛的定量采样/注射。通过对执行器和内部空腔形状的优化,进一步提升了执行器内部空腔空间利用率,充分保证了采样/注射量的准确性。整个采样/注射装置操作简单、稳定,过程完全可以单人操作完成,十分便捷,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48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