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模块的线束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4513.6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5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斋原;刘载仁;高况哲;赵诚益;安回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瑞延理化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 | 代理人: | 刘红梅,王漪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模块的线束组件,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门模块的线束组件:将用于向设置于门的内部的多个电气部件供电的多个线束组件构成为一个部件,来简化结构,并且能够容易进行组装作业。
背景技术
最近在组装整车时,为了缩小组装线、改善可操作性等,采用通过集合单位部件的方式来组装的模块化的情况日趋增加,作为一例,提出了使功能包含于门的门模块。
这种门模块以使门轻量化的同时包括该门的部分功能部的方式安装于汽车的车门,例如塑料制部件。
上述功能部有例如车窗调节系统、内部拉手、扬声器支撑部、电缆支架、电动式侧镜开关等电气部件。
具有此类功能的电气部件的工作需要供给电源,并与电源部相连接,上述电源部以其他的电缆与门隔开而设置来供给电源。
即,各装置以分别通过不同的电缆来与电源部相连接之后,用扎带捆绑各电缆来整理或者以其他的保护部件覆盖来保护的方式构成。
在如上所述的以往的门模块中,由于执行各功能的电气部件通过分别不同的电缆来相连接,因此线束组件结构存在结构非常复杂、组装作业所需时间长、产品单价上升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0001:韩国公开特许公报10-2007-0023394(2007年02月28日)
专利文献0002:韩国登录实用新型公报20-0439153(2008年03月18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点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门模块的线束组件:上述门模块的线束组件通过使各电气部件与电源部相连接的电缆构成一体来使安装结构简单,且可以容易进行组装作业。
在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发明中,门模块的线束组件以能够设置多个电气部件的方式形成为一个模块形态的门模块相结合来使外部电源向电气部件供电,上述门模块的线束组件的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上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用于分别向设置于门模块的多个电气部件供电;盖部件,用于保护柔性印刷电路板且与门模块相结合。
并且,上述门模块的线束组件的特征在于,盖部件以与门模块的附着面相对应的形状形成。
并且,上述门模块的线束组件的特征在于,柔性印刷电路板与盖部件的内部面相结合。
并且,上述门模块的线束组件的特征在于,门模块具有加强筋,上述加强筋用于防止向柔性印刷电路板渗水。
并且,上述门模块的线束组件的特征在于,加强筋在盖部件的上侧形成于门模块。
并且,上述门模块的线束组件的特征在于,加强筋以比与门模块相结合的盖部件更突出的方式形成。
根据本发明,由于将用于向多个电气部件供给外部电源的电缆构成为一个柔性印刷电路板110,因此结构简单,能够提高组装性,降低产品的单价。
附图说明
图1为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置线束组件的门模块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图示线束组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后视图。
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50:门模块
100:线束组件
110:柔性印刷电路板
120:盖部件 121:安装面
122:结合部 123:紧固部
130:电气部件连接电缆
14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此过程中,为了说明的明确性和便利,图示于附图的线宽或者结构要素的大小等可以夸张地图示于附图。并且,后述的术语为考虑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其可以根据使用人员、运用人员的意图或惯例而不同。因此,此类术语应以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为基础来定义。
图1为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置线束组件的门模块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图示线束组件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后视图。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
首先,线束组件100作为设置于门的电气部件之例,上述线束组件100设置于门,以使车窗调节系统、内部拉手、扬声器支撑部、电缆支架、电动式侧镜开关来使设置于车身的电源部供电。
线束组件100设置于设置各种电气部件的门模块50,上述线束组件100以与门相连接而设置的电缆相连接的方式构成,上述线束组件100用于将外部电源部供给的电转达到电气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瑞延理化,未经株式会社瑞延理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45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
- 下一篇:一种断路器微动开关装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