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建QTL定位的连锁F2群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4159.7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6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姚文华;番兴明;黄云霄;毕亚琪;罗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53113 | 代理人: | 康珉 |
地址: | 650205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建 qtl 定位 群体 连锁 sub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现代生物科学研究的技术领域,涉及分子遗传学、数量遗传学等多个研究领域,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数量性状位点)的定位精度往往受到诸如作图群体类型与大小、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实验数据的可靠程度、不同QTL分析方法的特性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背景技术
作物重要农艺性状大多受多基因控制,基因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且基因的表达也受到环境互作的影响。因此,准确定位一个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QTL定位),对研究作物遗传机理和杂种优势的具有重大意义。
QTL定位就是通过分析整个染色体组的DNA分子标记和数量性状表型值的关系,采用类似单基因定位的方法将QTL定位在遗传图谱上,确定QTL与遗传标记间的距离(以重组率表示),并估计其遗传效应。目前,QTL定位主要是以标记基因型为依据对分离群体进行分组,通过比较不同基因型间目标性状的差异显著性,来推断影响该性状的基因与标记位点的连锁关系。QTL定位的主要步骤包括:(1)定位群体的构建;(2)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3)适当的QTL定位方法。
1QTL定位作图群体构建
QTL定位关键取决于作图群体。目前,构建QTL定位作图群体,研究者经常采用的群体大多可分为三类:1)临时性定位群体(F2群体、F2:3群体、BC群体等);2)永久性群体(NIL群体、DH群体、RIL群体等);3)永久F2群体。
1.1F2群体或其衍生的F2:3群体
F2群体:几群体是由杂种Fl自交(或姊妹交)产生的群体。F2群体配制方便,周期短。在所有的作图群体中,F2群体提供的信息最丰富,可用于估计加性基因效应、显性基因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但F2群体是一种临时性群体,每种基因型都只有一个个体,所以无法对数据的可靠性进行评判。虽然可采用几代单株衍生的后代家系(如F2:3家系)来进行QTL分析;但需要适量大小的家系, 有时会出现取样误差(徐云碧等,分子数量遗传学,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86-88)。此外,因多一代自交导致的杂合性下降会不同程度地降低QTL作图精度。Li等(Analyz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yield using a vegetatively replieated F2population from across between the parents of an elite rice hybrid,Theor Appl Genet,2000,101:248-254)曾用F2的再生植株来延续F2群体,但由于再生能力的逐年下降无法解决长久保存的问题,况且个体之间再生特性的差异也会影响群体的质量。
1.2BC群体
BC群体即回交群体(Backcross,BC)是利用F2代株系和亲本回交获得,与F2群体一样,不需要太长时间可建立一个回交系群体,但BC群体所提供的材料也是有限的,只能使用一代,重信息量比F2群体少。F2及回交群体由于其个体自交所得到的后代将出现分离,不能永久保存。这些群体很难甚至不可能保证部分QTL作图所需的不同地点及不同时间的试用,其进行遗传作图和定位受到限制。
1.3NIL群体
NIL群体即近等基因系(Near isogenic lines)。是由F1或杂交后代与轮回亲本连续回交,直到后代品系除目标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外,其余片段与轮回亲本几乎相同的群体,即只有少数几个或一个区间彼此存在差异。NIL的基本特征是整个染色体分区间完全相同。近等基因系实际上的遗传背景下,将多个QTL分解成单个孟德尔因子,将数量性状转化为质量而可以进行精细的基因定位和图谱克隆(Yano et al.,Ident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controlling heading date in rice using a high-density linkage map,Theor Appl Genet,1997,95:1025-1032)。
1.4DH群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41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