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73727.1 | 申请日: | 2016-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8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年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智发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G1/0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特别指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水稻的产量和安全直接关系的国民体质的健康安全,但是现有的水稻种植方法产量较低,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农业的需要,并且现有技术中种植的水稻有的含有农药的残留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危害。
目前还存在插秧成活率欠佳,营养不良导致黄叶枯叶等问题,同时培育方式不当,也制约了水稻产量的提高。在每年播种季节,总有少部分农户在浸种催芽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引起水稻育秧期间水稻的坏种、烂芽,以及水稻的营养跟不上造成水稻产量明显减少的问题,影响了农民的正常收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绿色、高产的水稻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和播种:选择杂交水稻品种,在平均气温开始高于12℃的时候播种。
2、育秧:秧田翻耕时每亩施复合肥20公斤、猪粪150公斤;采用塑软盘和壮秧剂浆播旱管覆盖农膜防寒育秧方法,每亩用353孔塑盘70块,每块播种子30克,每亩用水稻壮秧剂1.0公斤,其中盘底下先施0.5公斤,塑盘面施0.5公斤,每塑盘穴孔播1-2粒种子。
3、田间处理:每块田都开通环田沟及排灌沟,大、中田块依排水流向,每块田间隔5米左右开一条排水沟,沟宽30cm,深15cm,大块田开通十字沟或井字沟。
4、移栽:当秧苗达3.5-4.5叶、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首先在每厢田的边缘行,拉线摆放第一行秧苗,规格为每30cm摆放一蔸,以后站在厢中间进行抛秧,第二行要求抛成品字型,每蔸距离30cm;每亩抛栽密度为1.70万蔸,要求疏密均匀,每亩抛基本苗5万左右。
5、全生育期总施肥:每亩按1∶0.5∶1的比例施用纯氮肥、磷肥、钾肥,各施用肥料均分三期施用,各期施用比例为前期施60%、中期施30%、后期施10%。
6、前期补充施肥:每亩施40%水稻专用测土配方肥30公斤、农家腐熟粪灰肥150公斤;抛秧后7天每亩施46%尿素10公斤、60%氯化钾15公斤拌匀施用。
7、中期补充施肥:距离幼穗分化前10天即抛秧后21-25天,每亩无水分层施用尿素3公斤、氯化钾5公斤。
8、后期补充施肥:后期看苗施肥在幼穗分化第6-7期,每亩施尿素2.5公斤,氯化钾3公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纯氮肥、磷肥、钾肥每亩的施用量为纯氮肥N 12公斤、磷肥P 6公斤、磷肥K 12公斤。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南方的水稻种植,该方案通过规范的秧苗的培育提高了水稻的成活率,减少了病虫害多的机率。通过合理的施肥管理,环境友好,并且有效提高了水稻的种植产量,无农药残留,绿色、环保、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确保食用者的安全。本发明方法操作简洁,有利于提高水稻种子的催芽率,有助于促进水稻育秧期间健康成长,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给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以湖南省长沙县为种植地
1、选择增产潜力大的杂交水稻品种,3月20以后月平均气温开始高于12℃,选择在3月20日前后播种。
2、翻耕秧田时每亩施复合肥20公斤、猪粪150公斤。采用塑软盘+壮秧剂浆播旱管覆盖农膜防寒育秧方法,每亩用353孔塑盘70块,每块播种子30克,每亩用水稻壮秧剂1.0公斤,其中盘底下先施0.5公斤,塑盘面施0.5公斤,每塑盘穴孔播1-2粒种子,培育壮秧。
3、每块田都开通环田沟及排灌沟,大、中田块依排水流向,每块田间隔5米左右开一条排水沟,沟宽30cm,深15cm,大块田开通十字沟或井字沟,完成移栽前的田间处理。
4、当秧苗达3.5-4.5叶、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首先在每厢田的边缘行,拉线摆放第一行秧苗,规格为每30cm摆放一蔸,以后站在厢中间进行抛秧,第二行要求抛成品字型,每蔸距离30cm。每亩抛栽密度为1.70万蔸,要求疏密均匀,每亩抛基本苗5万左右,完成小苗规范移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智发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智发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37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烃油的复合脱钙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芯片元件集合体





